面對考研最痛苦的可能不是疾呼時光飛逝,壓力如山,而是確定不了目標——理想的考研院校。擇校時最糾結的原因可能有兩種:
其一,擔心的“高不成,低不就”,即害怕自己考不上好一點的,又看不上差一點的學校﹔
其二,壓根不了解學校的情況,沒有想去的城市,也沒有想考的專業,更沒有特別喜歡的院校,這類考生看似對目標無差別對待,但其實更加挑剔。那麼,到底如何選擇考研院校呢?
發問1:能力盛不盛得下野心?
解決第一種糾結的關鍵在於對自我能力的足夠認知。比如:在面對專碩與學碩的選擇時,很多同學認為學碩難度大,但其含金量高,專碩難度小,但其含金量就低一點,所以開始左右為難。對此,要提醒大家,當我們的野心超出能力的時候,往往會將自信變自大,犯下冒進的錯誤,而另一部分同學,可能會將自信變自卑,在選擇時過分保守。
建議同學們衡量自己過往的學習基礎、自制力、綜合學習素質等,因為一個人的慣性是很可怕的,想象的、說出來的往往是我們的一時之力,而真正做出來,真正堅持下去的,才是可信的唯一。合理分析,謹慎對待,不冒進,不保守,選擇跳起來就夠得著的目標,才不枉你辛苦復習,也不會名落孫山一場空。
發問2:“隨便”這道菜,誰敢“隨便”做?
這世間最難做的一道菜就是“隨便”了,真給你隨便的時候,你就不想隨便了。不思考的懶惰和沒有自我才是誤人誤己之根源。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建議大家:
第一,估自身實力。找到自己所處的層次,然后因地制宜。同時多方了解與自身能力相匹配或適當高出自身能力的目標院校資料,查詢專業排名、院校排名等等。
第二,問自身喜好。各家大學各有千秋,地處位置亦不同,你本身的愛好、氣候、風景、美食、理想都可以作為你選擇大學的理由。所謂人生苦短,還是踏踏實實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追求美好未來吧。
第三,通過前兩步,大家幾乎可以圈定部分院校了,這個時候要想進一步縮小目標范圍,就要通過各自的招生人數、真題等各項資料的完備程度、題目的構成、解題思路等各個維度來對比,進一步縮小范圍,敲定目標。
人的訴求縱有千千萬種不同的呈現,我們不可能一一去滿足,你需要去做的就是抓住一個,死不放手,執著的努力會讓你的夢想開花結果。
說明:以上為新東方在線原創,請保護版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新東方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