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公务员考试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

2014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片段阅读【2】

2014年03月27日16:31        手机看新闻

4.偷换概念范围

A偷换——概念

B扩大——范围

C缩小——范围

错误级别:偷换>扩大>缩小(择优原则:选缩小)

5.偷换确定性结论与不确定性结论

原文:是否,可能,也许,大概

选项:如果是确定性的,那就是错误的。

择优原则的应用:当范围(原文最易,选项最佳)和程度(原文最易,选项很容易)发生冲突时,取范围,舍程度,因此选很容易。

6.细节判断题的猜题技巧(相对绝对法)

相对(正确的表述):可能,是否,也许,大概,通常,往往,一般,未必等

绝对(错误的表述):所有,一切,都,任何,完全,各个,全部,永远,无论等

绝对的表述一定是错误的。因此错误的表述可以绝对用这个猜题方法。

所有题型都适用的一一对应法:

1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与原文部分表述对应,则选择没有对应的第四项

2四个选项均能对应原文部分表述,则选择宏观项(具体均适,选宏观)

三、词语理解题

(一)提问方式:文中“***”如何理解?(考察文中的含义,非本义)

做题方法:

定位原文,观察表示解释说明的符号(冒号,破折号),有的话看其后。

没有符号则寻找小语境(上下文和前后句):就近原则,找距离要理解的词最近的上下文来理解,代入原文,以文解文。

(二)代词指代题

1提问方式:文中某某代词指代的是?

2做题方法:

定位原文,定位出现的位置,小语境就近原则(上下文,前后句,前一句可能性更大)

提炼主宾语,人称代词重点看主语,指示代词重点看宾语。

四、标题填入题

提问方式: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做题思路

A分清文体风格

1新闻类(导引,即文章的首句,概括性和时效性,提炼导引的主谓宾就是标题)

2说明文(客观概述,无倾向性,最大程度地吻合说明对象)

3议论文(寻找论点通常是解决问题的对策,论点就是答案)

4记叙类(生动活泼,文中一般有第一人称我的一个叙述口吻)

****的由来,****见闻,***之行,****有感

五、道理启示题

提问方式: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做题思路:不应该只是对内容的简单概括,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内容中抽象出抽象的道理,并且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来源:中公教育

上一页
(责编:荣志卉(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