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公務員自述真實生活 清閑富有不是公務員代名詞--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

8位公務員自述真實生活 清閑富有不是公務員代名詞

2015年10月16日09:50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這是傳說中的公務員生活,現實中有公務員吐糟“沒有周末,白天有事白天到,晚上有事晚上到”。公務員的工資不高,增幅也比較慢,一個工齡10年以上其他行業的工作,工資往往會比公務員更高。正如國家公務員局局長信長星所說:“當公務員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當公務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向往當公務員的你,做好思想准備了嗎?

自述人:王坤(化名) 北京某街道綜治辦公務員 工資3400元

我本科畢業考入北京某街道綜治辦,工作已5年。現在跟朋友在單位附近合租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每月房租就佔了工資的一大半,再加上其他的支出,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父母心疼我,時常接濟,我感到很愧疚。

中公教育集團總裁李永新點評:正像任何職場新人一樣,新公務員起點低、生活條件比較清苦,他們期待工資漲幅大一點、頻率高一些,在同齡人面前能挺直腰杆,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多少北漂生涯從地下室鐵架床起步,人民的服務員又豈能先天下之樂而樂!

入不敷出時,職場新人需要量入為出的智慧,讓日子在精打細算中變得滋潤。而國家“每兩年調整一次基本工資標准”的制度規定,將給新公務員帶來漲薪的希望。

自述人:向陽(化名) 上海市級機關公務員

碩士畢業后,我聽從父母的意願,放棄了公司、律所等看起來沒有那麼“鐵飯碗”的機會,進入了公務員隊伍。此后,收入7年沒漲,職級7年沒變,能力是“聽話加寫報告”,社會關系是“領導加同事”。七年過去了,我發現隻有極個別年輕有為、善於溝通的同齡人得到了提拔。

李永新點評:高層次職務和晉升機會的稀缺,導致了“天花板”現象。許多正值壯年的公務員長期在職位上原地踏步,由躊躇滿志到郁郁不得志,由全力投入到日漸懈怠,工作狀態乃至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出現狀況。跑官要官者有之,點卯撞鐘者有之,這是對人才的極大浪費,也是公務員制度的隱憂。

據了解,2015年初干部管理部門印發了《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探索建立基層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體系和更加符合公務員職業特點的激勵機制,讓專業能力強的公務員不升職也可以升級,工資待遇等不斷提升,從而鼓勵更多公務員安於本職做一名業務專家,獲得更為廣闊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

自述人:鄭霞(化名) 深圳聘任制公務員 工資七八千元

目前,我稅后工資雖有七八千元,但從長遠來看,不如在企業的同學。社保和福利待遇也在向企業看齊。

李永新點評:人比人,氣死人。知足為快樂之源,攀比為失衡之本。公務員的薪酬福利雖然正在向社會普遍的標准看齊,但不搞特殊化的飯碗才能端得更踏實,不會有打碎之虞。

更重要的是,名義工資和社保、公積金並不等於公務員的實際薪酬,公務員看待工資必須有“總報酬”的概念——除了工資,公務員在榮譽、身份、職業的保障性等其他方面擁有在企業中享受不到的特殊待遇,比如房補、車補、養老保險補貼、職業年金等。

自述人:周安安 湖南婁底婁星區某鎮干部 工資2500元

我一進去就是副科級,就是工資少了點,才2500元。如果光靠這點工資,根本無法養活自己,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每天,我要坐車半小時從市裡到鄉鎮上班,沒有周六周日之說,工作也不規律,不是朝九晚五,而是白天有事白天到,晚上有事晚上到。

李永新點評:公務員職業苦樂不均,忙閑程度視部門性質和崗位特點而定,邊遠艱苦地區、基層一線崗位、社會服務部門往往相對其他地區、部門和職位更加辛苦。

解決這部分公務員的實際困難,不再上演把拋妻棄子、父母有病不回之類“人倫悲劇”當作“敬業壯歌”的扭曲劇目,一方面需要各地各部門因地制宜採取措施,落實彈性考勤和帶薪休假制度,讓干部管理更加人性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國家進一步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做到整體統籌,按個人能力、貢獻、工作性質和辛苦程度確定工資標准,使工資更加符合每位公務員的具體實際、更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自述人:丁丁(化名)廣東省某市政府正科級工作人員 工資2700元

除去五險一金,我8月份實發工資2751元,其中級別工資455元,工作津貼1179元,扣除住房公積金581元。“年底有雙薪,四大節有過節費1000元,其他什麼都沒有了,工作五年來工資幾乎都沒漲。我這裡是地級市,縣裡更少些。

李永新點評:目前,公務員工資制度的一大弊端就是,並不按照全國統一標准確定發放,而是按照各地財政承受能力,由各地自行確定標准,這就造成了顯著的地區差異。一省之內,同樣的崗位工資水平可能冰火兩重天。各地財政實力的增長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公務員工資發放應該有譜,不能各行其政。

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可對各地工資發放情況進行督查、指導,確保固定部分的工資全國執行統一標准。同時,為避免“吃大鍋飯”,可將工資分為固定和浮動兩塊,浮動部分為績效工資,由各地自主確定標准,擴大績效工資的浮動空間,強化其激勵性。可在總體公平的基礎上,拉開地區和部門、行業、級別差距,先發展地區的公務員可以“有余”,后發展地區的公務員收入也會比之前有所增加,不至於“不足”。

自述人:米唐(化名) 江蘇省金湖縣戴樓鎮司法科員 工資4000元

我在現在的單位工作14年了,每月工資4020元,其中職務工資380元,級別工資464元,工作津貼940元,生活津貼1900元,車貼7元,司法特崗150元,住房補貼179元。

中公教育申論研究院院長張紅軍點評:大部分公務員對自己的工資感受是:工資並不高,單憑工資隻能養家糊口。公務員的工資增幅比較慢,一個工齡在10年以上的其他行業的工作,工資往往會比公務員高。對於公務員工資,年輕人要有正確的觀念,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自述人:章平(化名) 四川遂寧市射洪縣金家鎮公務員 工資2100元

我26歲,我所工作的地方工資標准是根據2009年國家制定的公務員工資套改政策,由基礎工資加津補貼構成。身邊的同事基本工資最高1509元最低760元﹔60%的津貼或績效工資,最高1533元最低1104元﹔扣除公積金,實發合計最高3007元最低1726元,大部分人在2000元到2400元之間。

張紅軍點評:目前,我國對公務員群體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法定的薪資水平並不高,並且公務員不同級別之間差距不大。並不像很多大學生所想象的公務員工資有很大差距。

自述人:老周 北京某街道綜治辦工作人員 入職27年

我看啊,沒准公務員這個職業,以后就不和“當官”這個詞直接畫等號了,但也並不是說公務員隊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尤其在基層做公務員,需要一點情懷。

張紅軍點評:作為“人民的服務員”,公務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以前很多人認為干公務員就是當官,沒有真正理解公務員工作的實質。現在國家從上到下努力打造的是服務性政府,對於公務員來說,要努力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做公務員,情懷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情懷又是萬萬不能的,正如國家公務員局局長信長星所說:“當公務員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當公務員”。

小結:

中公教育集團總裁李永新:公務員工資這個話題,不同群體都能從各自的立場發出不同的聲音。從公務員自身來說,對工資問題不宜有過多的關注,因為一切利益的調控都要以從業者的行為表現及其所創造的收益為衡量標准,那些為公共利益真正做出貢獻的人不會被社會忘記。

公務員職業所能創造的收益就是對公共利益的維護和促進,公務員更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職業行為能為社會創造多少收益,怎樣能更多更好地促進公共利益,最終要以行動証明自己、尋求回報。

如果工資的增減變化能夠對公務員的職業行為有一些積極影響的話,工資制度就真正實現了“以利益調控行為”的功能。利益是調控從業者行為的終極手段,對於三百六十行之一的公務員也不能例外,社會應當對此有所包容。

(文中自述摘自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網等媒體報道)

(記者林露整理報道)








  • 水蛇捕魚后高調炫耀水蛇捕魚后高調炫耀
  • 美食家鱷魚細品食物美食家鱷魚細品食物
  • 濟南名泉再遇停噴危機濟南名泉再遇停噴危機
  • 161.53米世界最長肉糕161.53米世界最長肉糕
  • 哈爾濱街頭冰雹堆成小山哈爾濱街頭冰雹堆成小山
  • 這些明星竟是黑二代

這些明星竟是黑二代
  • 明星遭遇驚人靈異事件

明星遭遇驚人靈異事件
  • 假戲真做的女明星假戲真做的女明星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