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讀懂案例背后命題人意圖--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申論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讀懂案例背后命題人意圖

2015年08月26日10:15        手機看新聞

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申論材料有這樣一個規律,即講故事、舉例子的案例型材料比重越來越大,而擺數據的數據型材料、講道理的理論型材料比重越來越小。表面上,申論材料案例越多,考生讀起來越輕鬆有趣。但實際上,案例型材料卻使考生答題難度大大提升了。究其原因,案例型材料不像數據型材料和理論型材料那樣非常直觀地給出材料的信息,而是要通過對故事的把握,抓取命題人在故事背后所想要表達的觀點。很多考生容易陷入“盲目讀案例”的誤區,而不會分析命題人究竟通過案例想要表達什麼觀點,最終導致答題困難。

那如何應對佔比日益增加的案例型材料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關注案例型材料首尾句,找出定性表述

申論材料中,事例前后往往有一些總結性或表明觀點的定性表述,而這種定性表述實際上就是命題人想要通過該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比如2014年國考申論地市級材料6中出現的心理醫師B ,通過她的角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活原本可能正是美好與殘缺的統一。

B是一家心理診所的心理醫師。在她成長過程中,作家張承志的小說《北方的河》就曾經對她如何認知和面對生活中的缺陷起過不可磨滅的作用。“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湟水的河床發現一個沒有了下半截的彩陶罐子。他倆在河溝裡的陶片堆裡一塊塊翻找,試著把陶片對上罐子的斷口。彩陶罐漸漸地復原了,但是最后還缺腹部的一塊始終沒有找到。”B沉浸在對小說情境的回憶中,“我記得女主人公一再感嘆:‘多美啊,可惜碎了。世上的事情多麼拗人心意啊,生活也常常是這樣殘缺。’從此這部小說就教會我一個道理:生活原本可能正是美好與殘缺的統一。”(2014年國考申論材料6)

二、結合題目要求,確定材料關鍵詞

案例型材料有時篇幅較長,這時就需要我們把握住材料的關鍵詞,主要是案例中體現的“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和“啟示”這五個要素。在閱讀案例的過程中,去掉材料的枝葉,抓住材料的主干——以上五方面要素,才能做到了解此則案例型材料的關鍵信息,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

例如,2013年國考地市級的材料4,整則材料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一名叫小簽的大學生的成長經歷,其中有很多信息是我們可以忽視的“枝葉”,而我們需要抓住的是透過小簽的案例獲得“漢語言生態環境”的這個“主干”。

申論在應答過程中必須要本著“材料為王”的思想,因為材料是絕大多數答案要點的來源,因此考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抓准命題人意圖。

來源:中公教育








  • 水蛇捕魚后高調炫耀水蛇捕魚后高調炫耀
  • 美食家鱷魚細品食物美食家鱷魚細品食物
  • 濟南名泉再遇停噴危機濟南名泉再遇停噴危機
  • 161.53米世界最長肉糕161.53米世界最長肉糕
  • 哈爾濱街頭冰雹堆成小山哈爾濱街頭冰雹堆成小山
  • 這些明星竟是黑二代

這些明星竟是黑二代
  • 明星遭遇驚人靈異事件

明星遭遇驚人靈異事件
  • 假戲真做的女明星假戲真做的女明星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