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

2014年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申論預測試卷及解析【2】

2014年04月11日10:28        手機看新聞

3.“F縣敬老院的老人精神普遍好,大家可以看到個個精神矍鑠,神採奕奕,容光煥發。我認為這主要得益於該縣敬老院建設規模大、檔次高、環境美、服務好,管理規范。毫不夸張地說,F縣敬老院已成為我市一道亮麗風景線。”日前,市長周以忠在F縣召開的全市農村敬老院經驗交流會上如是說。

大膽探索創新。F縣大部分敬老院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長期實施“一鄉一院”的敬老養老模式,敬老院面積小,房屋破舊,同時敬老院的服務員多是鄉鎮干部兼任,吃財政,服務好壞一個樣,造成服務水平低下。為徹底改變這種被動局面,2006年,該縣民政局局長李新軍帶領工作人員對各鄉鎮敬老院進行走訪、調查,提出建設中心敬老院的初步方案。該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無論是財力、物力,還是政策都給予傾斜。目前,該縣已建成八裡灣和城關兩所中心敬老院,杜良中心敬老院即將竣工並將於2008年7月份投入使用,范村中心敬老院正在籌建之中。建成后的中心敬老院由縣民政局統一管理,達到了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相統一,有效地解決了管理“斷層”問題。

注重建管並舉。該縣把敬老院建設和管理作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來抓,確保敬老院建設水平10年不落后。目前,該縣16所敬老院中,省級敬老院5所,市級敬老院7所。為多方籌措資金,該縣以縣、鄉政府投入為主,輔之以上級部門資助和社會力量捐助。2008年年初,縣政府在縣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擠出130萬元作為改擴建敬老院的啟動資金。該縣成立了中心敬老院管理辦公室,下設服務站。為讓老人在幽雅的環境中歡度晚年,各敬老院實施管理規范化、醫療專業化、服務人性化,健全完善了生活護理、衛生保健、膳食營養、安全防護等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對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建立了個人健康檔案,設置醫療室、醫藥櫃,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為老人定期例行體檢,特別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重點看護,使老人小病不出院,大病早預防、早發現。

完善服務功能。該縣十分重視豐富提高老人的精神生活,經常開展一些適宜老人的健身比賽、聯歡會,既增強老人體質、提高免疫力,又活躍文化生活。與此同時,強化了“兩個服務”。一是該縣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和一些中小學校經常組織人員到敬老院為老人們洗衣、晒被,幫老人們打掃衛生。縣民政局文藝隊定期到各鄉鎮敬老院進行巡回表演。縣鄉衛生部門定期為老人開展送藥義診活動。二是各中心敬老院工作人員對“五保”老人以“待似父母、情同親生”的工作理念,真心實意地為“五保”老人搞好服務,使他們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安度晚年。

4.上世紀80年代,國家將獨生子女政策定為基本國策。30多年過去了,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已邁入老年或者即將邁入老年,養老壓力正在一步一步逼近他們的生活。他們被形象地稱為中年“夾心層”。張玲是典型的“夾心層”,孩子的養育和教育、長輩的養老和醫療已經將她和丈夫壓得喘不過氣來,到哪裡去節省養老的投資呢?

“等我老了,就去養老院。”“老人病倒了,讓孩子請假不上班照顧,這樣可取嗎?”每談到養老問題,在醫院工作的55歲的張志峰就反問老伴。和同事一塊探討養老時,張志峰總想起一則報道:有個獨生子,在北京一國企工作,父親生病住院,母親在給父親送飯時摔傷,無奈之下,孝順的兒子辭職回家照顧父母。妻子不太理解他,和他離婚了。多年后,父親去世,他和生病的母親一直艱難度日。

同事也感慨,如果他雇人照顧父母,如果他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如果有更完善的養老機制,也許這樣的事兒可以避免。

父母生病時,80后獨生子女白天忙工作,晚上忙陪護。張志峰深感80后獨生子女的壓力。他隻有一個20多歲的女兒,正在讀大學。女兒將來想在哪個城市工作,他打算順著她的心意。可當他老了,他真要去養老院嗎?沒法把養老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不是他們沒孝心,實在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養兒防老”是中國人的傳統養老觀念。但如今到了21世紀,這種養老模式已經不再現實。在“隻生一個好”的政策鼓勵下,孩子從小是父母和祖父母“手心裡的寶”。中國的父母特別心疼孩子,從懷孕開始,到吃奶粉,上托兒所,上小學、初中、高中,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請昂貴的各類家庭教師時,從不“手軟”,全都是傾盡全力。對於一般工薪家庭而言,除了按揭住房還款,孩子就是最大的開支,每月家庭基本開銷中一半以上花在孩子身上。

中國夫婦把大半生積累的財富都貢獻給了孩子。把孩子養到結婚(25歲至30歲者居多)后,夫妻雙方也離退休時間不遠。同時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大大延長,社會老齡化程度將進一步加劇。如今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膝下都隻有一個孩子,靠子女保障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讓成年后的子女分擔自己的養老壓力,可能性已經越來越低。

5.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我國農村的社會養老保障機制,實現農民的老有所養,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

長期以來,由於城鄉二元經濟與社會結構的存在,我國農村的養老方式仍然是傳統的家庭養老,以農民子女扶養與農民個人自養相結合的方式為主。隨著社會變革進一步加劇,傳統養老方式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農村很多地區的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國農民的養老保障曾經世代以土地為中心。改革開放推動我國不斷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農民擁有土地的數量因此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遞減。

人口流動性增強和社會價值觀轉變,使得更多的農村年輕人到外地獨立謀生,以至於不能夠切實地承擔起扶養老人的責任。越來越多的農民獨生子女將形成“四二一”的家庭格局,一對夫婦可能贍養4個老人。農民子女的養老負擔逐漸演變成突出的社會問題。目前,農村老年人自養比例逐漸上升。他們年老體衰,生產經營能力很低,導致生活質量不斷下降,已經淪為農民群體中的弱勢群體。

我國農村已經完全進入老齡化社會。農民老年人隊伍數量龐大,不僅影響他們自身的生存質量,而且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的重大人口因素。

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需要大量的農村人口,特別是具有較高文化程度的農村青年進城務工搞基礎建設。而城鎮戶籍制度和勞動用工制度的鬆動,促進了農村勞動力流向城鎮。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農村家庭養老提供了經濟支持。但是,長期的聚少離多所帶來的“空巢家庭”和“代際”分化,造成了農村人口結構老化,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去了依托。在此情景下,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並沒有得到好轉,而是面臨著更多的新困境。

在我國農村,贍養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年人,多年來實行的是以五保戶和養老院為主要形式的集體養老制度。集體養老的物質基礎是農村集體經濟的物質豐富和管理完善。農村稅費改革減輕了農民的整體負擔,但也削弱了縣鄉兩級的財政實力。村級集體經濟趨於瓦解,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又相當有限,致使原來由鄉鎮統籌和村級集體經濟負擔的部分五保戶和其他一些農村貧困對象失去了救濟保障。

從總體上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人口覆蓋范圍有限,保障水平低。已有的保障措施具有應急性,缺乏制度化,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相比,與農村居民發展的需要相比,與農村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在很多地區,多數農民缺少社會保障。部分失地農民“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生產生活、子女就學等得不到政策扶持。失地農民大量轉化為城市貧民,已經影響到城鄉社會穩定。

以2000年為例,用於社會保障的財政支出佔中央財政的總支出,加拿大為39%,日本為37%,澳大利亞為35%。我國隻有10%左右,而這10%也主要用於城市居民的社會保障。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僅佔社會保障費用支出總數的11%﹔佔全國人口20%的城鎮居民,卻佔社會保障費用支出總數的89%。城鎮社會保障的覆蓋率達到91%,而農村社會保障的覆蓋率隻有2%。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榮志卉(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