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林露)“留守兒童的感情缺失問題,靠老師以及其他熱心人士很難真正奏效,父母不能把孩子留在家裡,兩口子說走就走一起進城,那樣就有點任性,而且生了孩子就要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在20日東北師大農村教育研究所撰寫的《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5》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說道。
初中生留守率高於小學生
報告指出,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發展,進城務工人員數量持續攀升,由2009年的2.30億增長到2014年的2.74億。雖然近年來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隨遷率不斷增加,由2009年的30.95%增長到2014年的38.42%,但留守率依然維持在61.58%的高位水平。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中,初中生留守率高於小學生,2014年分別佔到66%和59%。
調查顯示,2014年有73.8%的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17.5%在民辦學校就讀,8.7%在打工子弟學校就讀。入讀公辦學校的農民工子女平均年教育花費為8625.06元,佔家庭年度總收入的12.94%﹔入讀民辦學校的平均年教育花費為11500元,佔家庭年度總收入的17.61%﹔入讀打工子弟校的平均年教育花費為11159.13元,佔家庭年度總收入的19.41%。相比之下,還是公辦學校收費低些。
國務院即將發布關於留守兒童的文件
王定華說,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已實施五年,進程過半完成任務也過半,“十三五”這五年將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攻堅時期。城鎮化的浪潮洶涌而來,如何做大城鎮教育、做強鄉村教育,使農村孩子受到合格的教育成為了一個重大課題。
他認為,雖然特大城市以及隨遷子女非常集中的地方,以公辦學校為載體無條件張開雙臂接收隨遷子女是難以做到的,但是,要“積極進取”,對於能夠接納孩子不要找理由,還要“實事求是”,把問題真正解決好。
留守兒童在鄉村是弱勢群體。王定華認為,要解決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需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由民政部門牽頭為主,教育部門、婦聯積極配合,特別是感情缺失、安全無著這兩方面的問題。要根據國務院即將印發的關於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與服務的意見,調動父母和監護人的參與。
“至少留下母親陪伴孩子”
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多達2000余萬人。報告顯示,留守兒童中有43.36%為雙親外出打工,46.91%為父親外出打工,9.73%為母親外出打工。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師大農村教育研究所所長鄔志輝說,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是學校、政府還是父母?這是最核心的問題。他建議雙親外出打工的家庭盡量帶上孩子,至少留下母親,因為很多事件都與母親監護責任不到位密切相關。我國法律規定未成年的孩子需由父母監護,因此父母不能放棄這樣的責任。
鄔志輝介紹說,2014年雙親外出打工家庭帶上孩子的比例已達到38.42%,這個數據近年來一直在上升,目前還有5%左右大約近90萬的留守兒童在成長中同時缺少父母雙方的關愛。鄔志輝說,留守兒童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親情問題以及親情缺失導致的安全問題。為此,他建議在鄉村建設一些服務站,用社工等專業人員幫助老人和孩子,形成親情關懷的場所。民政部門也要參與進來,多方建立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體系。
據了解,《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從2011年開始發布,目前已連續發布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