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考行測已於今日上午11時落下帷幕,中公教育老師們針對考生的回憶,對題目進行了研究,盤點出兩道“最奇葩”的題目。
一、最“勾心斗角”的題目
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說: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說:丙去我就不去﹔丙說:無論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說:甲乙中至少有一個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項推論可能是正確的:
A 乙、丙兩個人去了 B 甲一個人去了 C 甲、丙、丁 三個人去了 D 四人都去了
【答案】C。
中公解析:本題考察復言命題推理。甲:乙→甲﹔乙:丙→非乙﹔丙:丙﹔丁:(甲或乙)→丁。以四個人的話作為根據,要求選項不能與四句中任何一句沖突。可以使用帶入法驗証選項。A項乙丙都去,由乙的話可知乙去丙一定不去,矛盾。B項隻有甲一個人去,根據丁的話可知甲去丁就一定會去,矛盾。C項甲、丙、丁三個人去了,四句話都不矛盾,為可選答案。D項,四個人都去,與乙的話丙去則乙不去矛盾。
【盤點】周末出游還得先上演一出宮心計,臣妾心好累。
二、最“邏輯”的言語題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受到兩種基本需求的驅動:第一,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有種“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運動符合我們的信仰、理念、態度、經驗和預期,即使現實與我們自身的預期不一致,我們也要改變外在的証據來使它符合我們內在的期望﹔第二,人類需要對外在環境產生一種控制感,我們不希望自己在現實面前無能為力、無所適從,我們需要找到某種自己能夠理解、控制、描述、解釋和預測的可能性。
文中的心理學發現可以解釋下列哪一行為?
A.在集體中容易產生從眾心理
B.在明知自己錯誤的情況下仍固執己見
C.在過於熟悉的環境中容易產生厭倦心理並試圖改變
D.喜歡用“陰謀論”解釋超越自己經驗之處的事物
【答案】D。
中公解析: 題目中的兩種情況為:一、當外部環境與我們想法不一致時候,我們會試圖改變外部環境來符合我們的期望﹔二、外部環境與我們的想法不一致,我們會對其尋找某種解釋。A項是被外部環境影響到了自身、B項明知自己錯誤、C項對環境產生厭倦都未體現出外部環境與我們認知的不一致。D項符合第二種情形。
【盤點】你是邏輯題冒充的吧,換了馬甲我照樣認識你!
(來源: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