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申寧)今天,由人民日報政文部指導、人民網主辦的2015大學校長論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來自27所高校的書記校長共同探討“‘十三五’,高校如何發力”。
人民日報社總編輯李寶善,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大良,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大學等26所高校的書記校長出席。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秘書長王一彪主持論壇。
李寶善在致辭中說,近2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投入多、發展快,但問題也不容忽視,制約高校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需要新思路、新舉措,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破除制約高等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之路。“兩個一流建設”是對我國高校體制機制的一次全面提檔升級,我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未來五年,我們將會有一批高校匯聚優質資源,培養一流人才,推出一流成果,逐步邁向世界一流水平。
李寶善說,我們今天舉辦2015大學校長論壇,就是要通過這個平台充分交流、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共謀發展,以創新的思維、開放的視野、共享的理念,推動高校“兩個一流”建設步伐邁得又穩又快,讓我們的孩子在自己的國家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
朱永新在論壇現場暢想“未來大學”,他說,“未來大學”可以不需要入學考試,慕課如今已進入美國正式高等教育體系通道,而部分美國公司也開始考慮在招聘時承認慕課課程証書,“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學生可以憑借在線教育的平台,拿到課程証書直接就業,而不一定非要擁有名牌大學的學位和學歷証書”。斯坦福的人工智能課,北京大學的中文課,清華大學的物理課……這些課程可以組合在一起,構成未來大學生通向企業的証書。朱永新認為,“未來大學”的“門檻”會降低,“証書不是那麼重要,文憑不是那麼重要,課程的重要價值可能就會取代文憑”。
張大良表示,國家將健全高等教育分類體系,加強分類指導、分類評價、分類管理,促進高校合理定位、各安其位、各展所長、辦出特色。在同一個層次和同一種類型當中,爭創一流。要建立國家宏觀管理、省級整體統籌、高校自主自立的學科專業設置管理機制,主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要鼓勵具有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大力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要大力提升中西部高校的水平,促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
分論壇包括三個主題,分別是:如何讓創業夢想照進現實、一流學科建設與大學核心競爭力、如何提高高校治理能力。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26所高校書記校長參與了討論。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人民日報政文部主任溫紅彥分別主持兩場分論壇。
論壇上,人民網總裁牛一兵與27所大學就戰略合作協議簽約,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形象推廣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人民網總編輯余清楚介紹了人民網獎學金的總體情況和今年評選情況。
在校長發布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15所高校就綜合改革、學科建設、科研項目等方面的探索和成果發布了本校年度權威信息。
本次論壇注重大學生的參與,除了邀請30余位大學生記者團成員與高校的書記校長們現場對話,還由去年人民網最具潛質新聞人大賽最具潛質新聞主播獎的兩名在校大學生主持了第一場分論壇。
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在論壇現場分別進行了機器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