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0月2日電(張建新、宋雪峰)肇基學府三世紀,興學強國百廿年。2日,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天津大學迎來了建校120周年華誕。120年,天大為祖國培養了25萬余名高層次人才。
120年前,甲午戰敗,《馬關條約》簽訂。在國家和民族最危亡時刻,天津大學的先人提出:“伏查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設立學堂為先。”1895年10月2日,天津大學的前身北洋大學在天津誕生,開啟了中國現代高等教育波瀾壯闊發展的序幕。學校自創辦之日起,就以“興學強國”為使命,這是中國大學對自己的使命和功能的認識,是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是中國大學精神的元始。
1951年,經國家院系調整,北洋大學定名為天津大學,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確定的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學校按照“形上形下、達材成德”的理念,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卓越人才。
據介紹,120年來,該校培養了25萬余名高層次人才,為我國近代工業體系的創立和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935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3300多人。
學校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取得了豐碩成果,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科技成果重點研究推廣中心,1個國家文物重點科研基地,7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重大專項分中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科研基地。在國內高校率先成立“技術轉移中心”,建設了以濱海工業研究院、青島海洋工程研究等一批異地研究院,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