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賀迎春) 日前發布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專項督導報告》透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規模首次突破1000萬。人數達千萬級別意味著什麼?教育部督導辦主任何秀超今天在人民網訪談時表示,這對我們高等職業院校依法依規辦學、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特色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解決好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不僅是衡量我們高職教育辦得好不好的重要標尺,也成為了重要的民生問題。
何秀超說,1000萬量級的規模,反映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近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1年,我國高職院校的在校人數是950多萬,到2014年首次突破1000萬,規模穩步擴大。其中2014年招生337.98萬,佔普通本專科院校招生總數的46.9%。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達到高等教育規模40%的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既然職業教育規模創新高,為何現在不少企業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何秀超說,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技術革新步伐加快,我國的勞動力供求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就業難與招工難並存現象較為明顯。職業教育是面向市場的教育,為此,必須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畢業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讓高職教育能夠更好地和市場需求對接,這不僅是適應市場的必然選擇,也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