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人民網>>教育>>正文

首都大學生採訪團:傳承抗戰精神我們不可缺位

歐興榮

2015年09月01日13:15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站在昆明雲南師范大學校內的西南聯合大學博物館展廳裡,陳陸淼思緒萬千。這位清華大學的在校工學女博士,看著一幅幅展覽的舊照,仿佛穿越到七十年前,老校友、老教授們在這西南邊陲剛毅堅卓、砥礪歌行的情景。

陳陸淼此行,是與首都及部分京外院校的37名在校大學生一起,組成首都大學生採訪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由北京出發,坐火車先后抵達長沙、昆明,重走西南聯大之路,再北上延安,抗大尋根,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人民網總編輯余清楚在採訪團啟動儀式上表示,此次活動“就是讓學脈永遠相承,讓西南聯大精神和抗大精神薪火相傳。”

感受歷史的凝重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在日寇南侵的危急關頭,清華師生共赴國難,舉校南遷,與北大、南開先是在長沙組成臨時大學,旋即日軍炮火再逼近,無奈西遷昆明,組成后來享譽世界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

採訪團的首站選擇了長沙。

在由岳麓書院綿延而來的湖南大學,採訪團親眼目睹了當年被日軍炸得隻剩數根石柱的圖書館遺址。據校史資料,70多年前,這所千年學府歷經日軍五次轟炸,烈火沖天,生靈涂炭,師生罹難,古跡碎為瓦礫、校舍幾盡崩頹。

坐在70年前對日受降的會議室裡,聽著專家講述長沙臨時大學的歷史,採訪團深深感受到了歷史的凝重。

同在岳麓山,與湖大相隔不遠的中南大學本部,70多年前正是西南聯大前身——長沙臨時大學所在地,數年前該校施工建教學樓時,拆舊牆挖地基,竟然挖出了三枚近一米長未爆炸的日軍空投炸彈和多枚迫擊炮彈。

82歲的原中南工業大學基建處副處長姚諍,指著埋有未爆炸彈建起的紀念碑,氣憤地告訴採訪團,“這就是當年日軍轟炸長沙臨時大學的鐵証,把目標對准平民對准學校,企圖摧毀中國的文化傳承和知識青年,其心可誅!”

據中南大學前身之一的湘雅醫學院的校史資料,湘雅學子曾用專業知識和科學手段,最早確認與揭露日軍在湖南常德發動細菌戰之罪行,看著校檔案館展示記錄日軍暴行的一幅幅舊照,同學們默然側目。

那一刻,同學們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姚諍老人話語的分量:“同學們,要為中華崛起,民族富強而讀書奮斗,落后就要挨打,建設中華的未來重任就靠你們了!”

穿越時空的力量傳承

結束長沙行程,採訪團馬不停蹄坐火車來到昆明。抵達時正是凌晨,顧不上舟車勞頓,團員們稍微洗漱就趕到位於雲南師范大學校內的西南聯合大學博物館,參觀舊址,憑吊烈士。

坐在西南聯大的“鐵皮屋,茅草房”教室,同學們在雲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何偉全帶領下,齊聲高唱《西南聯大校歌》,“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杰”,歌聲穿越時空,在70年后的今天還充滿力量。

盡管當年西南聯大辦學條件艱苦,設備簡陋,但在振興國家的強烈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支配下,聯大師生在被日軍摧毀的殘垣斷壁前依然精神不倒,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贊歌,8年多時間裡,培養了大批國家級乃至世界級頂尖人才,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

雲南師范大學教授、西南聯大史研究專家吳寶璋總結說,西南聯大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她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剛毅堅卓”的民族精神,彰顯了一種現代中國的新的道統:愛國、民主、科學、創新。

憶昔撫今,陳陸淼作為一個清華人,驕傲之情油然而生。隨著國富民強,她深知西南聯大已無法復制,但對比衣食住行等,她發現當今清華園與當年西南聯大有某些相通之處,背后也許就是那種傳承的精神和力量,愈久彌堅。

徒步尋訪聯大教授故居

在昆明採訪的第二天,採訪團進行遠程徒步採訪,從雲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舊址)出發,尋訪當年聯大幾位教授故居,當年教授們幾乎都分散居住在昆明郊區鄉下,離西南聯大校本部路途遙遠,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教授們往往去一趟學校上課需花好幾個小時。此次徒步,讓團員們深切體會到教授們當年之苦,兩個多小時,上坡下坡,九轉十八彎,近10公裡路程,讓不少團員感覺到陣陣的腳踝酸痛,而當年教授們在這條路上堅持數年之久。

在華羅庚、梅貽琦、周培源等人故居,採訪團發現修葺保護得很好。但在西南聯大教務長潘光旦故居,破敗失修的現象讓人吃驚,據吳寶璋介紹,因種種原因,潘光旦故居至今未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現在是一所民房,缺乏修葺和打理,風吹雨淋,已淪為危房,並被周圍新蓋的高樓所包圍。

潘光旦是清華百年歷史上,與葉企孫、陳寅恪、梅貽琦等一起並稱的四大哲人之一。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他是最早發現專業化教育弊端,並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之一。他身殘志堅,拖著一條斷腿,去美國刻苦求學、回國后嚴謹治學,當年曾兩度出任西南聯大教務長。舊居破敗凋敝如斯,令人唏噓。

湊巧的是,採訪團在參觀潘光旦故居時,恰逢國務院公布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名錄之際,西南聯大舊址位列其中,作為西南聯大歷史的一部分,潘光旦故居不知道是否能借此契機列入文保單位名錄,這也是採訪團一直所牽挂的。

延安尋根,傳承抗戰精神不缺位

如果說西南聯大是一部中國知識分子的氣節史、一部文化傳承的苦難史,一部兼蓄並收的大學史,則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延安大學和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則是一部抗日斗爭史和革命建設史,其培養並輸送了大批抗日軍政干部和技術人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戰和革命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採訪團在重走西南聯大之路結束后,坐火車北上延安尋根。因為大雨,不好同學被淋透了,當天還遭遇火車晚點,花了近40個小時才到達延安,但同學們毫不介懷,用中國政法大學張冉同學的話說,當年也有不少聯大的師生北上延安,跋山涉水要走好幾個月的時間,“相比他們,我們今天要幸福多了”。

在延安,不少同學發現自己的母校竟發源於此,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延安城北的魯迅藝術學院紀念館,則是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曲學院等高校的“母體”,這讓不少同學直呼“回娘家了!”

在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團員們被大門外銘刻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校訓所吸引,採訪團看到大批耳熟能詳的中共抗戰先輩,也對中國共產黨當年如何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領導中國人民抗日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思考。

延安大學黨委副書記田伏虎帶隊迎接採訪團的到來,他一再強調, “當代大學生,對中共抗戰史、教育史了解不多或不夠深入,希望通過你們的採訪,更客觀全面的記錄那段歷史,報道那段歷史,更好的傳承我們的抗戰精神。”

此次首都大學生採訪團活動由北京市教工委和人民網共同主辦,歷時10天,途徑十多個省市,全程6千多公裡,採寫了近百篇稿件,行程緊湊,採編工作密度高,並通過人民網、微博、微信等方式傳播出去,受到良好的反饋。

有網友留言:“這支採訪隊伍中,絕大部分都是90后,從一出生就被冠上了‘垮掉的一代’封號。但是通過這次活動,他們憑借著信念和毅力不斷前進,我發現並認識到中國的年輕人並沒有如大家說的那樣‘垮掉’。”

在延安舉行的採訪分享會上,陳陸淼說,作為學生記者,雖不專業,但所記所拍所攝都發自內心,代表新一代學生的眼光和態度,“銘記抗戰歷史傳承抗戰精神,我們不可缺位。”

(責編:歐興榮、林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