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人民網>>教育>>正文

銘記歷史,延安精神永世長存

2015年08月31日14:08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

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

——母親延安就在這裡!”

這句發自肺腑的呼喚來自賀敬之的《回延安》。紅都延安作為中國著名的軍事重鎮、革命聖地,融匯了太多太多的愛國抗戰的情懷。這裡的每一個人,每一條街,每一絲空氣都在歷史的熏陶下顯得厚重而有力。

27號下午,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首都大學生採訪團來到了延安大學。

第一個映入眼帘的是延安大學澤東干部學院。六層石砌的窯洞,簡單質朴,左右對稱,依山而建,氣勢恢宏,日中庄嚴靜穆,夜裡炫彩華美。在一層,我們跟著延安大學的志願講解員參觀了延大的校史館。沒有一流的教學設備,沒有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在上世紀短短的三四十年間,延大培養出了眾多風雲人物。陳雲、董必武、李維漢、蔡暢、艾青……可以說,沒有當年的延大,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立身為公,學以致用”是延大的校訓,這八個字也深深的影響著每一個延大人。他們為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毫無保留的奉獻著他們的一切,使得延安在那個時代不斷迸發著活力。

27號和28號,我們分別參觀了楊家嶺和王家坪,這兩處都曾是中共中央領導人工作和居住過的地方。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他們住的也不過是依山而建的石砌的窯洞,內設簡陋,空間狹小。在楊家嶺,沒有足夠的糧食,毛主席就親自揮鋤洒汗、開墾種菜,沒有明亮的燈光,毛主席卻在這裡寫出了《新民主主義論》、《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等著名文章。

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輩不怕犧牲,迎難而上,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用無數的血和淚換來了今天的中國,換來了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那段充斥著死亡和絕望的日子早已過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是革命先輩們用他們一雙雙殘破的沾滿炮灰的手孕育出了希望。

走在延安的土地上,我想將腳步盡可能地放輕些,放慢些,害怕一不小心驚擾了深埋在地下的革命先輩的亡魂。時代從他們身上奪走了太多太多,他們無私地獻出了青春、汗水,甚至是生命。他們心甘情願地化作一塊塊基石,鋪就了革命通往勝利的道路﹔他們無怨無悔地化作一滴滴春雨,滋潤著即將重生的中國。

21世紀的鐘聲已經回響了15年,安逸的生活似乎讓我們離那段歷史越來越遙遠,這也就是這次“尋根之旅”的意義所在。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我們來自哪裡,我們的根生在何方。繼承和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是我們每一個人應常常銘記於心的責任和使命,是我們不屈不撓的勇氣和剛毅果敢的決心

無論過去多少年,那段歷史都將為人所銘記與稱頌,成為偉大的民族脊梁和中華之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朱竹青)

(責編:趙英梓、林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