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以下簡稱聯大),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裡程碑。聯大的師生,聯大的故事,聯大的精神,讓沒有親歷過那段苦難輝煌歲月的代代后輩充滿好奇,滿懷敬仰,無限向往。作為一名“80”后,因為一本書與聯大結緣,經過十多年不間斷的收藏累積和潛心研究,龍美光穿過歷史的長河,觸摸到了西南聯大的血肉,感受到了聯大師生的風骨,一點一點將聯大那段塵封的記憶融入自己的記憶,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前,首都大學生採訪團在雲南師范大學採訪了這位”80”后。
說不清的聯大情結
龍美光出生於彝良縣奎香鄉一個彝族農民家庭,2003年,從雲南民族中學畢業后進入雲南師范大學求學。由於雲南師范大學歷史的特殊性,當年師大入學教育要求新生觀看《西南聯大啟示錄》並撰寫觀后感。有趣的是,龍美光陰差陽錯地並沒有完成當時學校布置的作業。但正是這樣的小插曲讓他在日后的師大學習生活中開始注意聯大,耳濡目染,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關於西南聯大的事情。“雖然那個時候覺得聯大對我們來說還是太遙遠了,但那個時候就注定了我與聯大的不解之緣。”龍美光邊回憶邊感嘆。
如果說在師大求學的經歷是他與聯大的一次邂逅的話,那麼,對於書、對於老物件散發出的那種滄桑感的沉迷和無法自拔則是讓他真真走進西南聯大這所精神殿堂的鑰匙。從兒時起,龍美光就喜歡圖書和老舊物件,特別是舊書。那個時候的他,每年把自己攢的少得可憐的零花錢都花在了回購的舊書、舊報和舊雜志上。他說:“當時就覺得舊書承載了很多歷史,那種厚重的感覺是其他東西所無法代替的。”也正是這份無法泯滅的舊書情結,讓他在馬路舊書攤與西南聯大又一次重逢。
有一天,在雲南下馬村一個舊書攤,龍美光無意中翻到了一本散發著淡黃色的書。米黃色的封面和封底,粗糙的紙張,紫色的西南聯大圖書館印章微微以及泛黃的藏書票,仿佛具有魔力一般,置換時空,帶領龍美光“穿越”到了當時的西南聯大校園。他感覺仿佛身旁不斷走過穿著長袍、戴著眼鏡、臉色嚴肅的教書先生,身臨其境一般。從那之后,在平時收集舊書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龍美光便會特別留意西南聯大的一切。
講不完的聯大故事
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那一次奇妙的相遇,讓他一下子跨越了時間的豁口,開始走上了搜尋聯大故事的“追憶之旅”。2004年,從收集有關西南聯大的圖書、物件開始,龍美光慢慢地解開了聯大塵封的歷史,聯大也帶給他一個又一個精彩而深刻的故事。
不論是聯大同學一本本中英文雙語筆記、聯大從軍青年與漢奸父親的決裂,還是是承載著聯大師生共同記憶的戰時同學錄,亦或是聯大校友對於恰同學少年般一段段的往事回憶,都讓龍美光身臨其境,由衷感嘆。作為當年聯大的后輩,他也內心涌動,開辦了有關西南聯大的研究網站,發表有關聯大的研究論文和承載自己收藏、研究的心路歷程。
“自己越來越了解聯大,就越發知道聯大的浩渺,也越發覺得我們代代后輩去挖掘、整理和傳承聯大故事的必要。”龍美光用這句話來形容他這一路的心路歷程。一個個聯大的故事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融入了他的記憶,成為了龍美光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聯大的故事,一直在繼續。
用不盡的聯大精神
那個生活環境艱苦,但又激情洋溢、純粹專注的一代人,改變了未來中國的命運,也無時不刻地塑造、鞏固著龍美光對於生活的態度。用龍美光自己的話來說,他收獲了滿滿的“愛”。
“愛國,愛校,愛師,愛書,愛才,友愛和愛真理、愛民主”的聯大精神,讓龍美光感受到了當年聯大師生為救亡圖存的家國情懷,為辦好學校的求同存異,為追求真理的學術自由與嚴謹。其中,要說對他個人生活影響最大的,一個是當時聯大人在物質條件下剛毅堅卓的品質,另一個是戰亂中平靜專注的求學態度。
對於經濟並不富裕的他來說,收集文獻資料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保障。為了能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龍美光可以花2400元購買西南聯大教職員名錄原件,卻舍不得吃一頓葷素俱全的午餐。在他看來,相較於自己熱愛的事業來說,隻要滿足基本的物質生活就好了,好好做有關聯大的研究才是自己最為在乎的。而對於西南聯大歷史的研究,龍美光需要看大量的原始材料,而這恰恰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坐冷板凳,龍美光他做到了,也很享受那份研究帶來的寧靜和滿足。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聯大精神的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喚醒。如今,龍美光已加入“西南聯大講壇”編輯部,為聯大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播盡心盡力。心懷家國,腳踏實地。聯大的故事還在繼續,聯大的風骨深深地刻在龍美光記憶裡。(北京工業大學 趙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