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留會的“白富美”們。
僑留會足球隊。
僑留會成員探望歸國老華人。
昨日晚,東莞市僑聯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以下簡稱“僑留會”)舉行三周年慶暨第二屆理事會就職典禮。據悉,東莞目前海歸群體超過6000人,80后佔八成。
據東莞僑留會的統計,該組織成員中近28%已開辦公司,60%正在學習探索創業發展。不過,這個群體雖然渴望將在國外學到的技術、知識和理念用於創業當中,但他們對東莞的社會環境、產業發展市場狀況等缺乏一定的了解,甚至不習慣辦事方式、思維習慣,使他們對創業就業陷入迷茫。
本地海歸超過八成是80后
據悉,目前東莞已有1400多名歸國留學人員成為僑留會的注冊會員,其中62%擁有碩士以上學位,12%擁有博士學位,學歷層次較高。“東莞的海歸人數群體較大,估計約超過6000人,且每天都在壯大。”東莞僑留會副秘書長方艷清說。
據方艷清介紹,東莞僑留會成員主要留學西方發達國家,歐洲、北美、澳大利亞是主要三個留學地區。“我們熟悉外國文化,熟識外語和國際慣例,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國際人脈資源。同時,東莞海歸普遍年輕,82%是80后,富有活力和激情。”
僑留會的會員所學專業廣泛,覆蓋大部分專業領域,其中經濟金融、管理服務類以及理工科技類居前三位,專業結構很適合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東莞海歸們從事行業廣泛,主要有經濟金融、管理、生物科技、新能源、文化創意等行業。“這些都是東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僑留會會長王耀輝說。
“東莞的海歸有強烈的創業精神,28%已開辦公司,60%正在學習探索創業發展,出現了一批效益良好的‘留字號’企業。”王耀輝說。此外,東莞海歸大多來自經濟能力較強的家庭,本身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在莞創業等於引資引智來莞。
會長:“我們是一群有夢想的人”
“我們是一群有夢想有追求的人。” 王耀輝表示,僑留會的宗旨是“To join,To serve!”在僑留會成立以來的三年裡,他最高興的就是看到會員們為了實現自己和團隊的夢想,一直在努力著。作為一群學歷高、專業素養好、經濟能力強,有著國際化視野的群體,發揮他們的優勢,共享資源,尤其是如何通過創業,服務東莞,是該組織重要的使命。
彭玉燕就是通過學成歸國創業的一個典型。她2003年畢業於澳大利亞麥覺理大學,學習期間師從現任澳大利亞會計師公會主席Mr.Alex Malley。2003年服務於ALP紐省總部,2006年擔任澳大利亞ricom証券集團總部的高級會計師兼任集團薪資主任。
后來,她回到東莞創立“德信行”,專注於東莞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
彭玉燕說,東莞很多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很低,問題很多,“我希望能夠利用在澳大利亞11年的時間所學到的專業的財務知識和經驗,幫助東莞企業通過財務看到生意狀況,清楚企業的銷售、費用、人事等信息,為企業決策提供精確的判斷。”
此外,僑留會每年創辦的留學分享日、聖誕晚會、酒會等都成為東莞的年輕一族爭相參加的聚會。而平時的高爾夫球、籃球、足球等活動,也將這些海歸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我男朋友就是在參加僑留會活動時認識的。”該組織的80后海歸陳小姐告訴記者。
熱衷慈善 定期探訪“自梳女”
東莞海歸也熱衷於慈善,成立以來,一直將關愛老華人作為主力慈善項目。
東莞僑留會副秘書長方艷清介紹,由於上世紀30年代,不少東莞籍女性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打工一直未婚,這些“自梳女”年老后回到家鄉,其中大多數人生活貧困。據了解,東莞目前有40多名這樣的自梳女,普遍年齡都在80歲以上。
“我們每年都組織會員,為獨居老人們籌善款,用來採購她們日常所需的生活品,為她們安裝平安鈴。”方艷清說,在寒冷的時候,她們會送去溫暖的圍巾,送去大米、牛奶等。節假日,他們就會去定期拜訪這些老人。
“我們的會員當中,有的是公司總裁,有的是銀行工作人員,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剛剛開始的創業者,他們工作繁忙,但是樂於分享,有一顆回饋社會的心。活動策劃、現場布置等細節,都是大家親力親為。”方艷清說。
部分海歸創業現狀:
不熟悉辦事、思維方式
創業缺乏足夠政策支持
當日,東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小梅到場祝賀並表示,歸國留學人員面臨著良好的歷史機遇,國家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東莞也在倡導創新驅動發展,希望歸國留學人員能抓住難得的機遇,發揮專長、有所建樹。
不過,雖然東莞海歸們有著東莞所需要專業知識、“高富帥”的綜合能力,也有著強烈的創業願望,但是他們在創業中面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東莞僑留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煒光說,調查顯示,東莞海歸對創業就業相關政策了解較多的僅佔17.7%,全部了解的僅有4.8%,大部分人是了解較少或是完全不了解。在了解政策的途徑中,50.3%的人是靠自己搜索互聯網查找資料,還有12.2%的人找專業咨詢機構了解,親友告知的佔11.6%,在國外的留學生組織中了解到的有9.5%。
“不少歸國留學人員回國后渴望將在國外學到的技術、知識和理念用於創就業當中,但他們對東莞的社會環境、產業發展市場狀況和運營方式缺乏足夠了解,甚至不習慣這裡的辦事方式、思維習慣,沒有一個機構能對新回國來莞的留學人員提供一些科學的咨詢引導,從而使部分人對創業就業陷入迷茫。”韓煒光說。(記者 關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