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南師大教授評江蘇高考作文:好下筆但高分不易

2015年06月07日18:3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南師大教授評江蘇高考作文:好下筆但高分不易

  江蘇省寫作學會名譽會長、南師大文學院教授凌煥新 資料圖片

  人民網南京6月7日電 (朱殿平)“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2015年江蘇高考這道“關於智慧”的作文題再度引發網友熱議。在一份網友總結的高考作文“難度排行榜”上,江蘇的“智慧作文”被稱為“地獄模式”,有網友覺得題目太大。江蘇省寫作學會名譽會長、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凌煥新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評價,這次江蘇高考的作文題中規中矩,考生基本有話可說,但題目范圍較為廣泛,想寫出好作文也不容易。

  凌煥新分析,材料中給出的三句話其實也是三種人生境界的提升。“第一個是經驗,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就是經驗的結晶,不斷的經驗和教訓使人得到了最寶貴的智慧。”他認為,第一句話表明了智慧的基礎,從智慧的生成來看,是經驗的一種提升。其次,智慧雖然來源於知識但又不是知識,而是運用知識的一種能力。第三,智慧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有了智慧才能洞察人心、看穿世間,才能有榮辱不驚的境界。

  “這個是屬於人生的智慧‘三部曲’:從經驗中產生智慧,再延伸到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能力,最后它是一種人生境界,通過智慧洞察人生。”凌煥新總結。

  凌煥新認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總體來看中規中矩,符合人文精神。“人類文明進步需要智慧,不僅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也需要。這個題目體現了語文的人文精神。”他評價,該作文題符合師生的實際,智慧對學生而言,每天都在接觸,如學習知識也是學習智慧,因此學生在這方面會有切身體會,寫作時有話可說。

  此外,這個題目也符合遴選人才的要求。“可以說是可淺可深,既符合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考察,特別是語言方面、思想方面的考察。同時也可以有變化,可以講自己的故事,講出生動的體驗來,也可以在議論中間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凌煥新表示,這個題目給考生提供的發揮空間較大,可以體現考生的創新思維,符合遴選人才的要求。

  凌煥新也指出,雖然這類題目人人可寫,但是要寫出好的作文來並不容易。“因為范圍比較廣,題目比較大。”他建議,考生們也可以跳出智慧本身,可以轉向與智慧相關的范疇,比如從對應的關系看,可以談智慧與愚昧﹔從並行的關系看,可以談智慧與德行、智慧與實踐、智慧與勤奮等等。

  他同時認為,考生們也不宜把智慧說得天花亂墜,因為智慧也有缺陷和遺憾,如聰明反被聰明誤、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等。“比如將智慧做了害人的工具等,所以我們也要認識智慧背后所帶來的種種缺憾。既要贊美智慧,又要對智慧有清醒的認識。”凌煥新評價,如果考生們能寫出更深刻、更獨到的見解,更容易得到高分﹔如果只是“大路貨”,僅僅寫智慧的好處,境界就一般。在他看來,在文體選擇上,如果考生們能從一個角度寫出好故事,將是一篇很好的記敘文﹔如果寫作議論文,則要注意抓住一個點,避免泛泛而談、空洞議論。

(責編:張晴(實習生)、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