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名家評2015浙江高考作文:材料角度過於專業化

2015年06月07日18:24  來源:浙江在線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名家評2015浙江高考作文:材料角度過於專業化

今日上午,2015年浙江高考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高考作文作為重頭戲,每年都是社會和媒體關注評論的焦點。今年浙江省的作文題要求學生閱讀兩段材料,作議論文,討論“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的關系”,要求學生題目自擬,觀點自定。

邀請了《作文新天地》雜志執行主編金旸、書評家八圈,以及浙江省作家協會成員沈仁紅等名家共同點評今年的作文題。

相關閱讀:

2015浙江高考作文考議論文沒有明確主題考生說難(附歷年浙江高考作文盤點)

今年的作文題目為: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則為文局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証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注意】①題目自擬,觀點自定。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杭州市教研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成員沈仁紅:2015浙江高考作文,釋放了自我見解和自由表達的信息,鼓勵求異、鼓勵思考、鼓勵表達。但又適當地框了話題列了有限的正反觀點以避免套用、避免備用。

每個人的閱歷不一,碰撞的人事不一,思維品質和分析深度不一,對一文一人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樣的。在這個由新聞權威逐漸走向自媒體的時代,我們都成了多思的人,或者說升華成了思想的自由者。誰都可以在微信、空間裡面發出自己的聲音,於此,2015浙江作文,也似一次媒體素養的提點,這是在叫學生辨別聲音背后的臉孔,甚至文字背后人心的節奏嗎?

《作文新天地》雜志執行主編金旸:從題目來說,非常考驗考生對知識、對文化的理解深度,但是題目主旨有些模糊,對部分學生寫起來有些難度。

為人與為文究竟是否完全相諧相合的話題,不止發生在文學領域,所以平時善閱讀、勤思考的學生,能夠引經據典,找到案例佐証自己的觀點,在發揮上就相對容易些。

書評人八圈:元好問的這句話可以笑看文壇幾百年,胡蘭成、周作人、毛姆、梭羅,估計中外的作者都能被囊括。

文如其人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作者品性與文字風格沒有必然關系,蠅營狗苟者也能寫出磅礡大氣的文字。這實際上是一個“文顏兩爭”的文學理論話題,現在的考生們要理解七八百年前的元好問,難度大了點,如要寫出其中的深意,則需要考生眼觀社會,有一定的辯証思考能力。

溫州二中語文高級教師鐘偉平:材料文字簡潔,中心意思指向明確,即從“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中選擇一個觀點來闡述,避免了考生因理解材料稍有誤差就滿盤皆輸的現象,考生不會在作文的角度方面糾纏不清,不再有離題、偏題的顧慮。

材料角度過於專業化,考生要有大量的關於文與人的閱讀積累,正如讀顧城的詩歌還要讀顧城的經歷,讀胡蘭成的文章還要讀胡蘭成的為人,除此之外,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這對大部分考生來說,具有相當的難度。

網友熱議:

網友“周先森”:作文題一步步攀升越來越無法直視了。

網友“萬字狼”:文學氣息好濃,你讓理科生、讓閱讀量少的同學情何以堪。

網友“小猴紙”:我喜歡這個作文,看到一些人和他們寫的文章,思考過,不一定相符。

網友“摩西小鹿”:作文題是“文章和人品”?這是馬伊琍出的題吧!(記者虞飛 編輯趙潔)

(責編:鄒瑋(實習生)、林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