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山東高考作文:材料角度廣泛 有利於個性化寫作

2015年06月07日17:0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山東高考作文:材料角度廣泛 有利於個性化寫作

  人民網濟南6月7日電(高彪)今天上午十一點半,山東夏季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對於備受關注的高考作文,山東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李滿介紹,今年材料作文學生可寫的角度廣泛,考生可通過開放式思維進行個性化寫作。

  今年山東高考作文給定的材料為: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藤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開的。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裡絲瓜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挑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隻要照顧他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上午十一點半,濟南市歷城第五中學校門口,隨著考試結束鈴聲響起,學生們陸續走出來。對於今年的作文題目,不少考生表示並不意外,對於材料作文的寫作方法和切入點已經非常熟練。但也有個別考生感覺摸不著頭腦,一位考生支持材料中的小孩,從“支持小孩分清絲瓜和肉豆藤須區別的探索精神”的角度寫,不太確定自己是否寫跑題。

  就今年山東高考作文,記者第一時間咨詢了山東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李滿。李滿介紹說,2015年山東高考作文延續去年新材料作文命題形式,這在意料之中。材料出自林清玄的文章《無風絮自飛》,原本,林先生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也就是這則材料所敘述的)得到了兩個啟示:一、一個人要的只是站穩腳跟,努力向上生長,隻要結出果實,一切糾纏就自然沒有了﹔二、順應自然,因果是必然的,我們隻要做好我們的努力照顧即可。

  李滿說,這兩個角度都是很有深度的,是作者本人的經驗認知和感悟。考生在審讀材料時可以抓住關鍵句“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隻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從而得出上面兩個立意角度。

  但考生如果單純看這則材料,可能更多的會用多角度分析的方法來審讀立意。比如從父親的角度,可以肯定父親的生活經驗,也可以否定父親的實用主義﹔從兒子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兒子的探究精神,也可以建議兒子向生活學習等等。“總之,這則材料作文可寫的角度非常寬泛,考生可以通過開放式思維進行個性化寫作。”李滿說。

(責編:張晴(實習生)、林露)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