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前夕,各種“高考神器”很准時地來臨,許多考生和家長的眼睛被“套牢”,要為之埋單。綜觀歷年的“高考神器”,一種是心理安慰作用的,比如印著孔子頭像的紅內褲、金燦燦的“文昌塔”,還有印著“逢考必過”的各式T恤、手機殼、挂件、吉祥物,購買者也多為考生家長;另一種是作弊用的,比如“作弊手表”、“作弊耳機”等等。然而,“高考神器”靈嗎?家長隻要問問上屆的考生和家長就明白了,可是卻每年都是如此買賣紅火,讓商家樂得數錢數到手抽筋。
其實,所謂的“高考神器”,根本就是一種“自我安慰”,花了錢,卻充當了“冤大頭”,有些高考的開運擺件價格卻不低,要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可又有什麼用?至於“作弊手表”之類的,更是玩火,筆者今年參加高考監考,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剛剛參加了監考培訓,明確規定智能手表不能帶入考場,有些省份更是拒絕任何類型的手表帶入考場。
高考是考生人生中第一次最重要的考試,這次考試無論如何該是誠信的考試。一方面這是做人的需要,是立身於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是高考公平公正的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是對考試作弊的嚴厲懲罰。在高考中存在嚴重作弊行為的考生,最高可暫停3年參加各種國家考試的資格,這顯然是劃不來的。況且現在高考考場中均安裝監控,即便是監考老師當時沒有及時發現,負責監控的老師也會發現,任何在高考中想要心存僥幸的心理都是不可取的,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高考,從某種意義上說,與一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適度的緊張是難免的,這需要運用科學的方式緩解,而不是依賴於“高考神器”。
商家推出“高考神器”,無非是為了賺錢,他們懂得家長的心理,懂得如何投其所好,但卻違背了商德。對於“高考神器”,監管部門不能放任自流,對於涉及違法的,應強有力地出手查處。
據教育部最新統計,6月7日全國有942萬考生參加高考,最好的“高考神器”是信心,信心百倍進入考場,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這比什麼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