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教育>>正文

專家帶你解讀:高考北京卷·語文

2015年06月07日14:23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高考進行時,為了讓考生和家長及時了解今年考題的特點,我們邀請到教科研及教育教學一線專家分析高考試題,解析命題思路。

2015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分析

一、突出以考生為本的理念,注重鋪設台階,為考生展示自我提供更寬廣的平台

1.命制了更多的開放性主觀試題。

開放性試題結論不求唯一、答案不求統一,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隻要言之合理、自圓其說即可。如文言文閱讀選取課本《論語•侍坐》的篇末內容,提供兩種標點,要求考生辨別兩種解讀的不同之處並作出個性化的賞析。試題不考查答案的對與錯,而重在區分認識的深與淺、思維的寬與窄,即重點考查考生的思維過程和探究路徑。試卷主觀試題增多,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變高,更加符合語文學科特點,也體現了向寬處試水的命題理念。

試題也著意於為考生深入思考、優質作答鋪設台階,掃清障礙。如《侍座》篇,在要求對兩種解讀不同之處作出辨別和賞析之前,設置填寫說話人的試題。詩歌最后一題給出《醉翁亭記》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依此路徑完成對《醉翁操》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

為進一步突出選拔功能,試卷加大差別賦分的力度,包括客觀試題的不同選項帶來的分數差別。這些都利於思維靈活性、主觀創造性的發揮,為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2.素材選擇和試題設計貼近學生生活,激發興趣,引發思考,拓展答題空間。

微寫作三個題目分別從名著閱讀、社會現象和具有想象空間的物象設計情境命題,緊密貼合考生生活實際。從熟悉的文學名著中推薦一個章節或片斷,對身邊的不文明現象做出勸說,以“圓”為題抒發感悟,這些題目容易激發寫作興趣,觸發感受和思考。文學作品閱讀《說起梅花》,從作者名字“梅”如何譯成英文切入,生動敘述了作者與外國人之間圍繞著梅花展開的幾個故事,逐層深入地揭示梅花獨特的美感和豐富的意蘊。作品富有意趣和情趣,為考生答題提供了廣闊的思考空間。

3.作文選作,文體不限,意味著寫作方式更靈活,表達更自由。

中學生的經歷、性格、興趣等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對於不同的話題內容,不同的文體寫作,其適應程度也很不相同。因此,面對不同的作文題目,學生的寫作水平常常表現出浮動的狀態。為更真實的測試出學生穩定的寫作能力,給不同特點的學生更多選擇,2015年高考語文設置二選一作文試題。

兩道作文題各自獨立、各有側重。第一題側重寫人,寫成記敘文﹔第二題側重寫物,可記敘,可議論,文體不限。第一題引導考生和在校生學英雄、贊英雄,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二題引導考生關注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熱愛生活。每個作文題的命制都盡可能指向明確、簡練清晰,而且每道題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有話可說。

在此基礎上,作文二命題首次嘗試真正文體不限、可寫詩歌,實現了寫作文體上的全開放。微寫作三直接要求寫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對於考生而言,意味著寫作形式更靈活,表達更自由,利於文學性創作,利於有創意地表達,利於審美能力的提高。  

4.加強想象能力的考查

一方面,青年人思維活躍,富於想象。另一方面,想象作為一種思維形式,具有極大的自由度。憑借想象力,人的思想才有無限廣闊的活動空間,因而想象力又是創造力的基礎。命題為想象力的馳騁提供舞台,既符合考查功能,切合教學期盼,更是適應了國家對創造型人才的需要。作文一要求考生選擇一位中華英雄,敘述和他(她)一起生活一天的故事,考生不僅要通過多年積累在一定程度上熟悉英雄事跡,還要依據經驗、通過想象對人物形象進行再創造,這就為激發他們的豐富想象力提供了空間和舞台。微寫作三要求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或抒情文字。“圓”是具有一定象征意義的事物,考生需要通過想象喚發感受,抒發感情,表達感悟。

二、堅持“能力、文化”雙重立意,對試卷進行整體設計,考查更為全面、寬廣、靈活

1.試卷堅持能力立意,重點考查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能力考查體現出整體性、層級性特點。語文能力包括若干不同的能力,試卷的不同板塊分別側重考查不同能力。從每種能力的考查來看,目標清晰明確﹔從整體來看,不同的能力互為補充和配合,共同組成完整的能力考查結構。

例如,現代文閱讀,第一板塊為多文本閱讀,選取以“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核心的論說類材料,側重考查學生信息的提取、歸納、整合、概括能力,第四板塊為文學類文本閱讀,選取以“梅花”為主題的散文,側重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和鑒賞能力。兩個板塊形成一個整體,體現了《考試說明》中“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閱讀材料的特點,靈活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具有一定長度的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的考查要求。

又如,古詩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側重對內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古代詩歌閱讀側重對情感、手法的體察和賞析。文言文與課內勾連,古代詩歌向外進一步延伸,兩個板塊相輔相成,實現課內、課外的有效鏈接和拓展,引導學生利用課內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閱讀課外淺易古詩文。

作文板塊,微寫作和寫作,從寫應用類語段、詩歌、記敘文、議論文等角度設計題目,意在對學生的應用能力、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行考查。

考查的寬廣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貫通學段,著眼於學生12年的語文學習。例如,在語文基礎部分考查了小學的筆畫,在古詩文閱讀中涉及到初中的《醉翁亭記》《愛蓮說》《桃花源記》等,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形成的良好語文習慣和學習積累,有利於其更好地完成高考試題。第二,著眼於社會和家庭生活,在實踐中考查學生語文能力。例如,微寫作要求學生針對所看到的不文明現象,用幽默的語言寫一則規勸短信,考查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觀察、思考及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第三,著眼於學生通過課內外閱讀所積累的文學文化素養。如在試卷中涉及到了“歲寒三友”“梅花三弄”“詩體”等。

考查的靈活性,主要體現為在試卷中強調對基礎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對多個能力的綜合考查,對學生思維過程而不僅僅是思維結果的考查。例如,文言文的第13題,要求學生用熟語描述文本中人物處事為人的特點,是文意理解概括與詞語積累、運用能力的綜合考查﹔第15題,選取高中背誦篇目中的一段,提供兩段不同的標點,不同的標點代表對文章的不同理解,試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文意的理解,依托標點知識,提出並闡釋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不僅要能背誦默寫,更要勤於思考,真正貫通文意。此外,在試卷中出現的背誦與古代詩歌欣賞相結合的試題、開放性試題等,也都是靈活考查思想的體現。

2.試題突出“文化立意”,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考查,注重弘揚時代精神。

命題在強調“能力立意”的同時更加突出“文化立意”,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成為貫通試卷的主線。“文化立意”賦予了試卷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信、陶冶愛國情操等豐富內涵。

“作文一”為“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心目中的一位或古代或近當代的中華英雄,想象與他(她)共同生活一天來敘寫故事、再造形象、抒發情感,有利於培育高尚的愛國情操,傳承和發揚自強剛健的民族精神。

文學作品閱讀借對梅花沉澱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寄寓的獨特的民族品格的理解,引導考生對悠久的民族文化進行深切的感知和認同。

文言文閱讀材料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唯才是舉、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以及公私分明、依法治國的法制思想,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多文本閱讀關照到王選團隊的科研開發與中國古代科技的關系,突出了王選等當代科學家立足民族文化視角、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勇於自主創新的科研精神,有利於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

試卷在能力考查中浸潤著中華優秀文化,不僅體現了高考語文的選拔性、引導性功能,而且彰顯了高考應當承擔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功能。在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民族文化自覺上,充分發揮了語文試卷的特有優勢。

三、突出對現代文閱讀的考查,倡導閱讀經典著作,為閱讀教學改革提供思路——閱讀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1.為進一步強化閱讀,試卷結構進行了調整,首次設置“多文本閱讀”板塊。

多文本閱讀是指多個非連續性的現代文文本閱讀,其主要特點是信息多、文字量大,對學生綜合多個文本材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要求更高。試卷圍繞20世紀中國印刷業遇到的危機和挑戰、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原理與技術創新、對中國古代科技的繼承與創新三個方面,選取了三則話題不同但內容相關的文本材料,構成閱讀材料的主體內容,共計2533字。試題既有基於單個文本材料閱讀的考查,也有基於多個文本材料對比閱讀的考查。

2.閱讀和語文基礎相結合,突出語文基礎知識應用於文本內容理解的考查思路。

例如第20題,考查學生對文本題目“說起梅花”中“說”字意思的辨析,考查學生基於具體文本的具體語境理解和應用語言基礎知識,結合作品內容理解題目中的關鍵詞。

3.倡導閱讀經典名著。

例如微寫作第①小題,設置情境,要求學生推薦名著中的章節或片段。題目所列的四部名著或是“高中課標”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或是公認的當代文學名著,但均尚未進入教材。學生要完成“用一句話表達推薦內容”和“簡要陳述理由”的要求,必須熟悉所推薦的內容,並能夠將其有條理的概括表達出來。這道題意在鼓勵學生課外多讀名著,且閱讀整本書。

附:

北京卷作文題① 

1.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照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①語文老師請同學們推薦名著中的章節或片段供課上研讀。范圍:《三國演義》《巴黎聖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選擇哪部著作中的哪個章節或片段?請用一句話表述推薦內容,並簡要陳述理由。

②亂涂亂貼、違禁吸煙、賽場京罵等不文明的現象,與首都形象極不相稱。請針對社會上的某一種不文明現象,擬一條勸說短信。要求態度友善,語言幽默。文體不限。

③請以“圓”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

北京卷作文題②

2.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照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

①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有無數英雄人物:岳飛、林則徐、鄧世昌、趙一曼、張自忠、黃繼光、鄧稼先......,他們為了祖國,為了正義,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他們也不乏兒女情長,有普通人一樣的對美好生活的眷戀。中華英雄令人欽敬,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榜樣。

請以“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自選一位中華英雄,展開想象,敘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寫出英雄人物的風貌和你的情感。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②《說起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熱愛為什麼能深入你的靈魂?

請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作文。

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來源:首都教育

(責編:萬子菱(實習生)、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