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什麼專業,選什麼院校,是否讓你焦慮,是否讓你迷茫?且看,各大高校招辦主任陸續做客人民網,為你透露哪些招生秘密……
天津大學
招生辦主任 谷鈺
共有58個專業,今年計劃招生4250人,比去年增加110人。錄取按分數優先原則,專業之間不設級差。針對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拿出招生總計劃的2%專門實施“筑夢計劃”自主招生﹔有250個農村貧困地區招生計劃。
內蒙古師范大學
教務處處長 王來喜
新增軟件工程、財務管理、公共藝術、勞動與社會保障這四個新專業。招生規模比以往縮減了120個名額,大班要逐漸變成小班教學。對第一志願報考率較低的地區,如長江以南的一些省份減少招生計劃。對貧困地區和農村的學生單獨拿出大約70個指標。
北京城市學院
招生辦主任 袁佳
大規模增加在京招生計劃,計劃招生人數3850人,比去年增加1000人。本科專業共有99個,新增德語、康復治療學和環境工程專業﹔提前批次新開工藝美術文物修復和珠寶首飾設計方向。投檔時遵循分數優先、兼顧志願﹔分專業時採取志願優先原則。
北京科技大學
招生就業處處長 尹兆華
把原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下的六個專業(包含材料、冶金、自動化、能源動力、機械、礦物資源工程)整合到一起,形成工科實驗班大類,按大類招生。英語、日語、德語專業隻在文科生裡選拔。
中國農業大學
招生辦副主任 李楨
一共有33個專業。錄取時沒有專業級差,以分數優先的原則劃分專業。農村和貧困地區,國家專項260個計劃,高校專項60個計劃,兩個加在一起佔到學校普通專業招生計劃的10%以上。
中南大學
招生辦主任 趙曉霞
新增鐵道工程、資源勘察工程和舞蹈表演3個專業,面向全國招生8400人。大量調減屬地計劃和綜合錄取計劃,投入到西部省份、農村學生多的省份和錄取率比較低的省份。國家貧困專項投入了420個計劃,佔了全校總計劃的5%。新增中外合作辦學計劃是90個,主要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土木工程這兩個專業。
東南大學
招生辦副主任 孟杰
自主招生方面,拿出優勢專業(比如說像建筑學、土木交通、信息電子、生物醫學工程等等一系列的專業)供考生選擇。招生計劃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以及傳統的高考人口大省傾斜,筑夢計劃拿出不少於80個名額,貧困專項計劃大概是250個名額,加起來佔到了整個招生計劃的8%左右。
北京交通大學
招生與就業工作處副處長 劉東平
全校普通專業類共有20個,除了經濟管理實驗班、文科實驗班和法學專業是文理兼收之外,其他專業隻招收理科生。新增文科實驗班大類招生,包括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英語、傳播學四個專業。錄取有專業級差。面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有230個。
重慶大學
招生辦副主任 陳華
今年招生計劃再調減200人,變成6300人。和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合作的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採用5年學制,“1+3+1”,畢業之后拿到的是重慶大學的本科畢業証和碩士學位以及辛辛那提大學的學位証),今年在普通錄取時對各個省市投放計劃。
南開大學
招生辦主任 邵慶輝
今年招生人數從去年3250增長到了今年的3500。投檔時執行總分優先、專業沒有級差的原則,承認各省市自治區附加分﹔但進行專業分配時,隻算學生裸分成績。國家的貧困專項計劃在去年的200人基礎上再增加20個。
中國傳媒大學
招生辦主任 侯雋
今年新增翻譯專業和數據新聞報道方向。中外合作辦學有幾個專業今年第一次招生,包括藝術類裡的動畫、視覺傳達設計和導演剪輯,以及普通類裡的傳播學、文化產業和廣告學。農村單獨招生計劃60個,超過總招生規模的2%﹔貧困專項計劃200個,涵蓋十七八個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