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教育>>正文

北京青年大型調查:57萬創業青年凸顯首都精氣神兒

2015年04月23日08: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57萬創業青年凸顯首都精氣神兒

  北京創業青年街鄉分布圖

  “創業”,無疑是時下最火的一個詞,而首都北京更是創業青年雲集之地。無論是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館,還是三裡屯soho的寫字樓隔間,乃至你可能路過的某個肉夾饃攤位,都涌動著蓬勃的創業熱情。

  或許你已經對諸如互聯網思維、90后CEO耳熟能詳,但是你是否了解,北京的創業青年到底有多少人?他們的創業項目集中在哪?什麼行業創業最掙錢?創業者的收入又如何?

  首次完整披露的《北京市創業青年群體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或許能夠回答這些問題。這份由團北京市委主導的調查歷時一年多,對全市工商注冊登記5年以內、年齡在18至40周歲的57.15萬創業青年(數字截至2013年年底)進行了系統的抽樣調查。

  這份基於工商數據資料、1916份調查問卷和100人次訪談的報告,讓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一個典型北京創業青年的面貌:他應該32歲左右,畢業4到7年后開始的第一次創業﹔他有超過六成的可能從事的是批發零售等服務行業,超過兩成的可能從事的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他的收入並不高,沒房沒車是大概率事件,他認同“奮斗成就人生”,還在為個人生活和企業發展而努力。

  7個聚集過萬創業青年的街鄉

  在北京這座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級都市裡,算得上創業青年“據點”的街鄉鎮共有7個,分別是朝陽區的建外、三裡屯、望京街道,海澱區的中關村、上地街道,豐台區的新村街道和昌平的回龍觀鎮。《報告》的數據顯示,以上地區創業青年的人數都超過了1萬人。而北京各區縣中,朝陽創業青年人數達到13.92萬,海澱有9.86萬人,豐台也有7.78萬人,明顯高於其他區縣。

  團市委創業青年調研團隊專家組成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劉平青表示,這些聚集區與全市經濟產業園區和流動人口的分布情況一致,多受產業特性、相關政策和歷史原因的影響,“例如中關村就聚集了大量的信息產業,有聚集效應”。

  劉建強就很喜歡自己位於中關村西區鼎好大廈8樓的辦公室。這是一個名為厚德創新谷的創業孵化器,3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地裡,分布著30多個創業公司,不定期會有投資人來考察項目。在他們的樓上,是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而走出鼎好大廈,沿北四環往西走不遠,就到了去年6月剛剛更名的中關村創業大街。晚上沒那麼忙的時候,劉建強常會溜達到那兒,參加3W咖啡或者binggo咖啡舉辦的各種創業沙龍,或者跟投資人聊上兩句。

  選擇辦公場地時,劉建強曾經猶豫過,公司是隨便租一個商住兩用的民居,還是到中關村找一個孵化器?可跑了幾次中關村以后,他沒再猶豫,周邊環繞著創業者、投資人,讓他“更有創業的感覺”,也“更方便”。

  身處在一群創業者中,劉建強能很強烈地感覺到創業的氛圍。入駐半年多的時間裡,同在一個辦公區的公司,有人被大公司作價千萬元收購,有人成功地拿到了B輪融資,也有人燒完了錢還是沒有找到營利模式,最終黯然離場。這讓今年32歲的劉建強時刻警醒自己要更努力地奮斗。

  某種程度上,劉建強跟報告中的典型創業者很像。報告顯示,北京創業青年的基本結構為,男女比例約3︰2,非京籍佔55%,主要集中的三個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42.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20.96%)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4.2%),平均年齡為32.25歲,平均初始創業年齡27.80歲,大約在大學畢業后4~7年才投身創業,畢業即創業的比例不高。

  河北人劉建強目前的創業項目是一款預定運動場館的手機APP“E運動”,在這一波移動互聯網催生的創業熱潮中,手機APP無疑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在前一份工作中,劉建強對接的就是一些APP的推廣業務,這也讓他更能體會到移動互聯網的魔力。去年6月,他最終決定辭職,離開年收入50多萬元的廣告公司,開了自己的公司,每個月領著公司最低的5000元工資,他的理由是,“到了這個年紀,想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算起來,劉建強是在畢業后的第九年才踏上自己的創業路,相比平均初始創業年紀顯得大了一些。而《報告》也指出,如今北京創業青年有年輕化的趨勢。如今,越來越多的90后CEO開始頻繁見諸媒體,劉建強說自己很羨慕當下的年輕人,“創業的環境越來越好了。”

  六成創業為“自我就業式創業” 集中在批發零售和服務業

  跟直接從事手機APP開發的移動互聯網行業比起來,31歲的北京大興區大學生村官李彪開的那家經營國內旅游、出境旅游、汽車租賃等業務的“北京福地青雲旅游有限公司”顯得有些傳統,但李彪覺得這種傳統服務業“機會多”,而且“自己喜歡”。

  實際上,李彪的選擇仍是北京創業者的主流選擇之一。《報告》顯示,與傳統上認為創業大多集中於高精尖行業不同,北京青年創業有近一半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有約24.37萬人,佔全體創業青年的42.6%﹔而從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創業青年則有8.13萬人,佔全體創業青年的14.2%,即接近六成的創業青年集中在傳統服務行業。

  劉青平教授表示,調研反饋的結果顯示,大多數創業者實際上是屬於“自我就業”式創業,而零售批發還有服務業門檻更低也更傳統,所以有更多的創業者聚集。

  李彪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大興小伙,2007年畢業后又回到了大興區青雲店鎮小鋪頭村做大學生村官。他的第一次創業就很“傳統”,那是在他大三的時候,還在當學生會主席的李彪把同學借了個遍,湊足8000元買了一輛19座的紅葉客車,開始做汽車租賃。他載著客人跑遍了附近的十裡八鄉,還一度跟驢友穿越過無人沙漠,因為趕上旅游旺季,沒多久李彪就回了本,還買了新車,生意越做越大。

  不過,因為缺少管理經驗,租賃生意總是出一些意外,后來李彪就停了這部分生意,轉而承包了一家旅行社。

  2012年,同鎮的東辛屯村著手打造“民俗旅游文化村”,因為有做旅行社的經驗,李彪被調了過去,協助東辛屯村的旅游開發和管理。也是同一年,李彪覺得這是個機遇,於是開了一家旅游公司。

  那時候,李彪每天一邊要忙著跟村民溝通文化村改造,一邊要管理公司。為了新公司,李彪押上了自己的房子、車子乃至土地,每個月要還4個銀行的貸款,“感覺整個人都被掏空了”。

  最初要村民開戶接待游客,沒人願意,最后隻能先由6個老黨員帶頭開戶。出乎意料的是,民俗村項目很快就獲得了成功,“開業后手忙腳亂,因為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如今的大興青雲店鎮東辛屯村已經成了旅游熱點,日均接待游客300至1000多人次,並解決了本村100多人的就業。而李彪的旅行社2014年的全年產值也做到了950萬元左右,“基本走上了正軌”。

  最掙錢和最有潛力的

  約30%有盈利,約40%收支平衡,約30%沒有盈利,這是這次調研給出的北京青年創業績效的基本狀況。

  這其中,盈利豐厚的約佔3.8%,難以維系的則佔7.3%。什麼行業最掙錢?答案是房地產業。《報告》數據顯示,房地產業盈利豐厚的比例高達21.05%。相比之下,排第二的住宿和餐飲行業,但比例僅有8.51%,還不到房地產業的一半。

  在各個行業中尚未營利比例最高的,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個包含了互聯網信息服務、計算機信息服務等門類的行業,未營利比例達到36.67%。不過《報告》也指出,該行業中有很多是投入期長、收益期滯后但發展潛力巨大的高新技術企業。

  某種程度上,房地產和互聯網分別代表著當下和未來的行業,37歲的孫鴻飛正試圖打通兩者,而他的創業經歷也正恰巧對應著兩個行業的特點。“傳統的房地產中介業的人工成本、店鋪成本都很高,中介費也很高,講究一口吃個胖子。”孫鴻飛說,“我們現在是走線上,中介費低80%,剩下的20%也都給經紀人,我們收一筆3000元的代辦費,其實是一種互聯網思維。”

  孫鴻飛2003年年底就進入了北京房地產業,那是北京房價暴漲的前夜,孫鴻飛被母親領著到了舅舅開的房地產中介公司鴻基建業入了行。最初他很抵觸房地產中介,覺得都是黑中介,在公司待了一個星期什麼都沒干。舅舅沒辦法,隻得讓孫鴻飛先去自己找個公司感受感受,孫鴻飛於是去了當時的第一大中介中大恆基。

  在中大恆基,孫鴻飛很快成了片區的銷售冠軍,他說自己喜歡上了那種幫別人選房子、成家的感覺,每個月的提成也有一兩萬元。沒多久,孫鴻飛回到了鴻基建業,最初他先被派去負責新開的兩家門店。那正是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揚的時代,因為信息不對等,很多中介可以吃差價:賣方想30萬元買,中介就向買方開價35萬元,差價就進了中介的口袋。

  孫鴻飛則重點開辟了另一種方向:直接吃下賣方的房子,然后自己再轉手賣出去。孫鴻飛說自己的策略很成功,“不到一年,那個區域我們一家公司的營業額就是其他十幾家公司的總和。我們坐在公司裡,就有大量的房源送上門”。

  沒多久,孫鴻飛全面接手了公司的管理,也成為了股東之一。“盈利豐厚”的房地產行業讓孫鴻飛先后買了4套房,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

  2008年,北京房地產價格動蕩,孫鴻飛覺得傳統的地產中介不是長久之計,於是離開鴻基建業,成立了完全屬於自己的新中介公司丁丁置業。他試圖走拼服務、口碑的中介道路,但在鏈家、我愛我家的夾擊下,大量擴張的門店沒能帶來相應的效益,過高的運營成本反而拖垮了自己。

  2012年的時候,孫鴻飛賣掉了自己在北京南五環的最后一套房子,沒過多久,他關掉了所有的店面,宣布自己在房地產業的第二次創業失敗。

  這次失敗讓孫鴻飛反思了半年多的時間,最后覺得,傳統的中介模式還是有問題,“租金、人力成本都太高,一旦市場波動就很不穩定”。

  他現在做的美宅網,則是希望去掉租金、人力成本,做一個房產中介的淘寶,網站只是一個平台,負責業務代辦和監管。孫鴻飛坦言,雖然還沒正式上線的美宅網也已經有了盈利,但互聯網行業肯定是要用錢來換時間,大規模推廣需要更多的錢和互聯網資源。

  “3000元的代辦費當然只是一個基礎,隻要站住市場,房地產金融產品也會是一個營利點。”孫鴻飛說,“互聯網的想象空間很大。”

(責編:歐興榮、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