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學生每晚在圖書館熬夜?假的!
謝易男
Nancy Xie
華裔美國人,SAT超2100分進入哈佛,現在廣州創業
The only exception would be “Reading Period,” the week before final exams each semester. During that time you would occasionally bump into “Lamonsters”— unshaven, unkempt procrastinators usually outfitted in hoodies, baggy trousers, and flip-flops, who subsist on Red Bull and power bars and camp out with their sleeping bags in the library for a few days。
唯一例外是在期末考試前一周,“Lamont怪獸”會經常出沒,他們帶上全套裝備(連帽衫、鬆垮的運動褲、拖鞋、睡袋、紅牛和能量棒),胡子拉碴、蓬頭垢面地到圖書館“苦修”幾天,臨時抱佛腳。
在中國工作期間,我的朋友和學生們最常問我的問題有三個:
1. 我應該做怎麼才能讓我(或我兒子/女兒/孫子/兄弟姊妹/某親戚朋友)考上哈佛?
2. 微信上說,哈佛學生每晚在圖書館通宵達旦做作業,真的嗎?
3. 美國的高中生活是不是像“緋聞女孩”和“歡樂合唱團”等電視劇裡描寫的那樣啊?
第一個問題太復雜了,不方便仔細解答,要知道還是直接查詢哈佛招生辦吧。不過,以后我會給一些建議哦。
哈佛確實有一個24小時開放的Lamont圖書館。據我觀察,一個本科生一周頂多在Lamont看看教授指定的參考書,在那裡待上幾個小時,極少在圖書館奮戰過夜,我就從來沒有在Lamont熬過夜。唯一例外是在期末考試前一周,“Lamont怪獸”會經常出沒,他們帶上全套裝備(連帽衫、鬆垮垮的運動褲、拖鞋、睡袋、紅牛和能量棒),胡子拉碴、蓬頭垢面地到圖書館“苦修”幾天,臨時抱佛腳。
第三個問題才是我這次想談的主題。很多中國朋友以為,美國高中是享樂主義的天堂,那裡滿是足球帥哥和性感的拉拉隊美女,還有一些看似很牛逼的電腦天才。女孩們都忙著追對方的男朋友,男孩不是爛醉如泥就是在吸毒,除了書呆子沒人會做功課這種無聊的事。
事實上,我的高中生活更接近中國學生的高中生活,而不是美國電視劇裡的場景。我在舊金山長大,就讀當地的一所重點公立高中。最美好的回憶是在學校合唱團裡唱聖誕歌,聽80歲歐洲歷史課老師講路易十四和亨利八世的八卦。當然,不太美好的回憶也有,如考砸了第一次的微積分測試,不得不在早上7:30上體育課,還得圍著學校跑五圈。那時候,喝上1.99美元一杯的珍珠奶茶就是一種奢侈。沒有數學作業的周末更是難得。
當然,高中也有拉拉隊和舞會國王、皇后,但他們很少成為大家的偶像。更多時候,他們拿著倒數幾名的成績,勉強畢業后就讀當地的社區大學。他們天真地懷著追星夢,到頭來可能成為同學聚會上的笑話。
好了,我已經把三個問題大概解釋了一下。現在可以一勞永逸了,以后有朋友好奇問我的話,就把這篇文章微信轉發過去好了。(黃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