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1-2015年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中,全國先后有117所高校躋身中國大學百強。其中,北京市躋身全國百強的高校最多,有23所雄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江蘇省有14所,上海市有9所,陝西省有8所,湖北省和廣東省各有7所,湖南省和四川省各有5所,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各有4所,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山東省、重慶市有3所,浙江省、吉林省、天津省、山西省各有2所,甘肅省、廣西自治區、貴州省、海南省、河北省、江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自治區、雲南省各有1所﹔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青海、西藏和寧夏無高校躋身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
2011-2015年中國大學百強高校地區分布情況
名次 | 地區名稱 | 百強高校數 | 2015年各地區居前3的百強大學 |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
1 | 北京 | 23 | 北京大學 | 清華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2 | 江蘇 | 14 | 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3 | 上海 | 9 | 復旦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同濟大學 |
4 | 陝西 | 8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西北大學 |
5 | 湖北 | 7 | 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廣東 | 7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暨南大學 |
7 | 湖南 | 5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大學 |
7 | 四川 | 5 | 四川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9 | 黑龍江 | 4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9 | 遼寧 | 4 | 東北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大學 |
11 | 安徽 | 3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 |
11 | 福建 | 3 | 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 福建師范大學 |
11 | 河南 | 3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鄭州大學 | 河南大學 |
11 | 山東 | 3 | 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
11 | 重慶 | 3 | 重慶大學 | 西南大學 | 第三軍醫大學 |
16 | 浙江 | 2 | 浙江大學 | 浙江工業大學 | |
16 | 吉林 | 2 | 吉林大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
16 | 天津 | 2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
16 | 山西 | 2 | 山西大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
20 | 甘肅 | 1 | 蘭州大學 | ||
20 | 廣西 | 1 | 廣西大學 | ||
20 | 貴州 | 1 | 貴州大學 | ||
20 | 海南 | 1 | 海南大學 | ||
20 | 河北 | 1 | 燕山大學 | ||
20 | 江西 | 1 | 南昌大學 | ||
20 | 內蒙古 | 1 | 內蒙古大學 | ||
20 | 新疆 | 1 | 新疆大學 | ||
20 | 雲南 | 1 | 雲南大學 | ||
29 | 寧夏 | 0 | |||
29 | 青海 | 0 | |||
29 | 西藏 | 0 |
2015中國華北地區研究型大學排行榜,北京大學雄居榜首
在最新2015中國各地區研究型大學排行榜中,華北地區5省市區共有35所高校上榜,北京大學全國排名最高,位居2015中國華北地區研究型大學排行榜榜首,雄居2015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名列第二,全國排名第2﹔中國人民大學位居第三,全國排名第5。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名列2015北京市研究型大學排行榜前三甲﹔燕山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名列2015河北省研究型大學排行榜前三甲﹔內蒙古大學名列2015內蒙古自治區研究型大學排行榜榜首﹔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名列2015山西省研究型大學排行榜冠亞軍﹔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名列2015天津市研究型大學排行榜前三甲。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在2011-2015年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入選的117所大學中,高達84所高校連續5年蟬聯全國百強,這充分証明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行榜指標體系和結果的科學性、穩定性、透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其中,江南大學、遼寧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安徽大學、河南大學、海南大學、內蒙古大學、深圳大學、貴州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湘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揚州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未能躋身2015中國大學排行榜百強之列,這些高校也是未來幾年內中國最有實力沖擊全國百強的高校。
來源: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