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媽媽爸爸日記
人民網>>教育>>正文

媽媽爸爸日記:一次有爭議的育兒講座

蘇瑞

2015年03月23日10:56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而媽媽就是這顆種子的守護神,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陪著他(她)沐浴陽光風雨。成長中,媽媽、爸爸記錄著點點滴滴,有幸福有煩惱,但他們都相信自己的小種子,總有一天會燦爛綻放、絢爛無比。人民網教育頻道推出《媽媽爸爸日記》專欄,歡迎您投稿一起分享育兒心得。

作者一家遷至美國,孩子也便在美國上起來幼兒園。近日,幼兒園組織了一次育兒講座,瞧瞧在美國也受爭議的教育理念吧 。

一次有爭議的育兒講座

娃上的幼兒園參與主辦了一次講座,邀請《無條件的養育》作者Alfie Kohn來講。

我從圖書館借了書后隻看完了大半本,然后因為有其他人預約,沒法續借,隻好還掉了。不過,我發現如果讀了書,會比沒讀,更能認同作者的“奇談怪論”。

沒錯,我用的是“認同”。因為在講座次日的早上,我聽到了老師和幾個家長在談講的論點多麼不切實際,“我們是生活在真實世界裡”,一個媽媽的評價能代表很多人的心聲。

我估計在“不要懲罰”的部分還有些人能接受的,比如說如果你的孩子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不肯睡覺,老是從自己屋子裡跑出來,應該搞清楚為什麼不睡,到底是害怕還是不累想繼續玩等等,而不是懲罰他。

但是,談到time out不是個好辦法的時候,在場的家長已經不能接受了。我從書裡看到,time out其實對老美也是個新鮮事物沒多久,大概是上世紀中的時候那波社會學發展高潮裡,行為主義研究的結果,社會學家從訓練小動物中得到了time out這個好辦法,然后把他推而廣之,發現很好用。但是Alfie Kohn說,其實他不是個好辦法,只是培養了服從或者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而已。比如說,如果你家大寶把小寶弄哭了,你碰巧看到了大寶推小寶一把,這時候,怎麼辦,如果去讓大寶time out那麼他會怎麼想?恩,比如說:他們更愛小寶、下次不能讓爸爸媽媽看見我推他、剛才明明是他先過來推我的、我玩的好好的他來搶我的東西我才推的……現場家長回答了很多種可能性。Alfie Kohn總結說,沒錯,這就是time out的作用,他更鼓勵自我中心,沒有一個孩子會在time out的時候自己坐那兒反思,恩我做錯了所以被time out了。他也許隻能順從家長的意志而已,並沒有真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當然這個例子沒有說服在坐的家長和老師們。后面的步伐更大了。不僅僅不要在問清緣由的時候就懲罰,而且不要動不動就鼓勵和表揚,在作者看來,孩子會聚焦到“表揚”本身,對一件事情的興趣本來應該是事情本身,如果變成了希望得到表揚而去做的話,以后會更快對此失去興趣。而且得到表揚本身變成了一種內在的壓力,給本該快樂的過程增加的厭倦。

我想現場聽過他說good job的那個諷刺語調的人,好難再次輕鬆說這個詞了。作者把表揚等同於賄賂一類的手段,讓很多重在表揚鼓勵的家長們坐不住了。

我覺得看書的話,可能會更有認同感一些。大概因為雖然是一本大眾閱讀的書,但是他還是用學術的邏輯在寫,不是隻說觀點的,而是又大量的社會學調查的案例,什麼時候誰做了個什麼調查有什麼發現等等,厚厚的一本書估計有快四分之一是引文目錄和名詞解釋。這種寫東西的方法甚合我心。

我想最后他舉的例子可能比較能說明整個問題:作者的女兒每天早上都磨蹭,導致去上幼兒園要遲到。應該怎麼辦呢?如果不磨蹭了,就獎勵一個小禮物?獎勵一個小紅花?或者每天早上訓一頓,怎麼回事,怎麼又晚了,快點快點,就數你磨蹭了,你看人家誰誰誰一點都不磨蹭……

作者說,他覺得這些都不好,所以他跟女兒說,我們每天都遲到,這樣不太好,就已經錯過了一些課程,而你的朋友們在那時候已經玩得很開心了。你覺得我們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他女兒說:因為我每天穿外套都太費時間了,以后我要穿著外套睡覺。ok 問題解決了,爸爸同意你穿外套睡覺。

嘿嘿。這就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作為父母要學會的不是一個管理的技術,而是無條件的愛,不因為孩子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他是你的孩子。父母應該關注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和需求,而不是簡單的表揚或者懲罰。

親們,能贊同麼?

(責編:趙英梓、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