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人民網>>教育>>正文

高校宣傳部長談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

河南大學:用創新思維為校園打好精神底色

河南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李慶春

2015年01月30日10:11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日前,中央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為我們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來,河南大學注重大學精神傳承,注重顯性隱性教育相結合,注重新媒體開發利用,以創新的思維不斷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一是注重大學精神傳承,鑄就民族復興接班人。

河南大學歷經百年滄桑,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朴實”的校風,“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校訓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河大精神,培育了數以萬計的各級各類專門人才。馮友蘭、范文瀾、袁寶華、馬可等一批又一批名家大師的優秀品質代代相傳,鑄就了河大人共同的精神底色。新生入學,通過組織觀看校史劇、校史展,普及校歌,拜訪老校友等形式,積極開展學校歷史傳統教育,增強廣大學生的榮校情懷。通過開展“重走抗戰流亡辦學路”活動,舉辦馬可作品音樂會,展示河南大學曲折的辦學歷程、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和為民族生存、國家興亡所做的突出貢獻。為充分發揮身邊典型可親可敬可學的示范帶動作用,確立了十位優秀教師作為河南大學身邊的先進典型人物。離休教師黃魁吾教授幾十年如一日,照顧生病妻女和年邁母親的感人事跡,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廣大教師以身邊典型為鏡,對照先進,尋找差距,升華了思想境界,凝聚了干事勁頭。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二是注重顯性隱性教育相結合,增強思政工作感染力。

河南大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優良的學術傳承,學校充分挖掘這些隱性資源,使廣大師生在自然、和諧、愉悅的環境中,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作為我國1300多年科舉制度的終結地,學校結合自身特色舉辦了“紅燭業——中國科舉書院文化展”,通過2000余件古代科舉考試的實物展示,讓廣大師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古人治學的嚴謹態度和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學校整理修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倫校區近代建筑群,講述“河大故事”,使廣大師生在漫步校園中就能處處讀校史,時時憶先賢。學校舉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講堂”,邀請專家學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個詞逐一進行深入解讀,舉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果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成為教職工和學生人人遵守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

三是注重新媒體開發利用,佔領思政工作新陣地。

在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是麥克風的時代,河南大學主動佔領網絡陣地,搶佔網上宣傳思想制高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宣傳思想工作更加接地氣,更聚正能量。河南大學官方微博是國內最早開設的高校官方微博之一。截至目前,粉絲量超過24萬人,在全國高校排名第13位,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十佳官方微博提名獎。 2010年10月以來,河南大學官方微博著力豐富思想內涵、引領價值追求、提升審美品位,針對新媒體特點開發專門的傳播產品、傳播形態,建立適合新媒體的傳播體系,收到了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河南大學微信公眾平台在工作日時每天推出一期,得到了全校師生和校友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河大學人”、“鐵塔華章”、“嗨在河大”等欄目,既體現了河大深厚的文化底蘊,又貼近師生實際生活,集思想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於一體,已成為河南大學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陣地。

 

(責編:張勝磊(實習生)、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