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網>>教育>>正文

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打破干部成長“天花板”

2015年01月21日08: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打破干部成長“天花板”

   2014年12月13日,北京市各級機關2015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結束,考生正陸續走出考場。工作重、壓力大、工資低,成為近年來基層公務員最多的抱怨,這也影響了很多人對報考公務員的熱情。本報記者 趙迪/攝

  “5加2”、“白加黑”、“夜總會”,還要犯上“副科病”?當基層公務員抱怨自己工作繁重、壓力極大時,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改革將在全國范圍普及。這意味著,未來,公務員即使走不通“升官”這條路,也可以通過職級的晉升提高自己的待遇。

  王剛漲工資了,418元,不多,但還是讓這名在甘肅隴南市禮縣干了多年的公務員興奮了好一陣。

  過去的18年,王剛一直是正科級,沒想到,在退休之前,他等來了體制的福利。

  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審議了《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會議指出,在職務之外開辟職級晉升通道,有利於調動廣大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會議同時還要求,在全國縣以下機關實施這項改革,要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堅持好的做法,改進存在的不足,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對於這項改革,另一個更形象的說法是,公務員不升職也可以加薪,工資可能比局長還高。王剛所在的甘肅禮縣,正是試點之一。早在《意見》被審議前,他就已經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5加2”、“白加黑”、“夜總會”,還要犯上“副科病”

  工資條是從2014年元月開始變化的。

  原本,王剛已經作好了心理准備,從正科崗位上退休。雖然離副處僅半步之遙,但那是道不可逾越的“天花板”。

  “現實中,大部分基層公務員是在辦事員和科員兩個級別走完全部仕途的,約九成公務員是科級以下干部。”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此前,他曾撰寫《大數據解讀基層公務員生存狀況》一文,文中提及,“無數基層公務員在權力‘金字塔’的底層消耗著青春和激情,有的人工作幾十年還是副科長,自嘲患上了‘副科病’。”

  “過去,科員有可能一輩子是科員,正科一輩子是正科。” 王剛說,禮縣試點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之后,讓很多人有了盼頭。“對基層公務員而言,這或多或少是一種激勵。”

  王剛拿自己舉例,調整后,他的行政級別從18級上調至17級,上調了一級,工資漲了418元。加上他正科的基礎工資4200元,工資漲至4600多元。

  在東部某鎮政府工作的劉霞,很早就聽說過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也知道一些地方正在試行。但劉霞不知道,這項改革什麼時候能惠及到她所在的地區,也不知道,改到她身上,又會是個什麼樣。

  說起自己的工作,劉霞隻用了一個字來形容:累。

  2009年,劉霞大學畢業,考取選調生,去了鎮政府辦公室。起初,自己飽含熱情,但隨著工作內容進入周而復始地接打電話、收發文件、接待來訪后,這份熱情逐漸被消磨。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劉霞說,且不提這些工作有多大技術含量,干了大半年,她也還是說不清自己到底是負責哪些工作的。“我們是直接跟老百姓接觸的,上面還要對接各個部門,什麼都得管。”劉霞說,她隻知道,自己的手機要保持24小時開機,好確保一個電話就能找得到她。

  “他們經常用‘5加2’、‘白加黑’、‘夜總會’這些詞來調侃自身的工作強度。”胡穎廉介紹說,所謂“5加2”,就是指周末加班不休息,“白加黑”指的是白天夜裡連軸工作,“夜總會”則是指經常安排在晚上開會。胡穎廉曾在公務員中做過一項調查,收到最多的抱怨就是“工作繁重、壓力極大”。

  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基層公務員重要的地位。“他們扎根基層,是最接近群眾的公權力行使者,深刻影響著中國基層治理的現狀和未來。”胡穎廉說。

  盡管工作年限並不長,劉霞也早早為自己的將來憂心起來。

  “做得久了,提拔升遷幾乎快成為衡量自身價值的唯一標准。” 劉霞說,身邊有不少同事都是這個想法,如果多年還混不上去,在朋友面前就會覺得很丟臉。“現在,好多同學都混得比我好,我都不敢去參加同學聚會了。”劉霞沮喪地說。

  也因此,為了往上走,劉霞也是鉚足了勁。讀在職研究生,考副科級干部,參加中央機關遴選……隻要有機會,她都想去試一試。

  “級別升不上去,工資也就動不了。”劉霞說,好在自己是女孩。她的很多男同事,提起結婚買房都犯愁。

  據胡穎廉介紹,現行的職務和職級制度中,各種待遇都是與行政職務級別挂鉤的,這導致了濃厚的“官本位”意識。公務員全方位發展空間有限,所有人都要走競爭行政職務這條唯一的通道。

  “不成為處級干部,公務員就無法拿到相應的待遇。但實際上,處級以上干部在公務員群體中是極少數的。很多基層公務員即使工作幾十年一直到退休,待遇也沒有顯著提高。這與社會其他職業的晉升模式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胡穎廉說。

  也因此,劉霞曾不止一次想過,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自己可能真的要離開體制內了。

  改變來了,打開另一條晉升之路

  就在劉霞憂心忡忡的時候,王剛已體會到了一些變化。

  作為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先行試點之一,甘肅禮縣異常低調。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禮縣有關部門時被告知,“目前該項工作正在試點階段,文件明確要求不報道,不宣傳。”

  但據王剛估計,整個禮縣和他一樣享受副處級待遇的正科級干部不超過100人,集中在縣直部門。而這一次職務與職級並行改革的受益者范圍,不超過300人。

  周萍也幸運地成為這少部分率先的受益者。“確實沒有想到,這是一件很高興的事。”

  盡管隔著電話,記者仍能感受到從電話那頭傳遞過來的喜悅。

  周萍1991年參加工作,至今已經工作了24年,但仍然是普通科員。這一次試點,按照政策,她享受上了副科級待遇。2014年12月,她的工資條一次性多了4000多元,而她的基礎工資隻有3100元。平均下來,她每月增加了340多元。

  不過,不管是王剛還是周萍,並不清楚工資上漲部分屬於職務工資還是級別工資。

  一位西部某縣長期擔任會計職務的公務員向記者介紹:縣級以下公務員工資構成分兩大塊,一部分是基礎工資,由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兩部分構成﹔另一部分是津貼。

  這位知情人士舉例說,正科級公務員的職務工資為510元,副處級公務員則為640元﹔級別工資主要考慮工作年限,一般情況下,兩年漲一檔,5年漲一級。此外,工作津貼則視各縣財政狀況而定。

  相較於全禮縣一萬多名“吃財政飯”的大盤子來說,此次禮縣試點的受益者300人還尚數一小部分。但這次工資上調的消息,還是在禮縣不脛而走。在百度貼吧“禮縣吧”等地,有關這次試點的情況也是被熱議的話題。

  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議了《意見》,並指出要在全國縣以下機關實施這項改革,要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堅持好的做法,改進存在的不足,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這意味著,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將邁出試點,開始向全國范圍普及。

  在胡穎廉看來,這樣的改革勢在必行,能幫助公務員們在“升官”這條狹窄的路徑之外,開拓出另一條晉升之路。

  胡穎廉拿現在的基層公務員晉升時間和過去做了比較。“過去一個普通的辦事員,從基層升到科級干部,可能耗一輩子都升不上去。現在,如果從一個普通辦事員升成科長,根據職級的話,十幾年就可以了。” 胡穎廉說,這是很大的進步。

  在相應考核體系的保障下,對不同職位的公務員設立不同級別,使其獲得除行政職務提升以外更多元的發展空間。胡穎廉認為,這可以改變過去公務員晉升“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景象。“實現多軌道並行,是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途徑。”胡穎廉說。

  “終於不用跟同事奔著同一個領導職務去了!”

  但是,試點中也引發一些爭議。

  據《南方周末》報道,在另一試點江西九江縣,按照規定,一般科員要升到正科級待遇,需要工作27年。不少公務員認為,晉升時間太長,加上工資漲幅又隻有100多元,讓他們對這項制度的期待打了折扣。

  “晉升時間不可能再縮短了,但可以把工資提上去,或用其他激勵方式激勵他工作,給他更多的出口。”胡穎廉解釋說,縣裡面是處級單位,沒有多少科級職務,受機構規格和職數限制,基層公務員晉升空間狹小,那麼多基層公務員,不可能四五年就升到科級。

  “當不了多大官,但是工資不會低。這對於勤懇做事的‘老實人’無疑是有利的。”胡穎廉說,完善職務和職級並行制度,更有利於淡化“官本位”思想,鼓勵更多人堅守一崗、專攻一行,在職業穩定性中提升履職專業性。

  “從長遠看,改革將對整個公務員系統的升級改造和效能提升產生深遠影響。”胡穎廉說。

  然而,公務員漲工資,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

  就在幾天前,有媒體報道,國務院1月12日下發了最新的公務員加薪文件,引發輿論關注。報道稱,調整方案顯示,最高級別正國級官員最高基本工資,由7020元增至11385元,漲幅62%﹔最低級別的辦事員基本工資,則由630元增至1320元,漲幅110%。報道還稱,方案指出,今后,公務員工資原則上每年或每兩年調整一次。

  但緊接著,《新京報》20日的報道即表示,公務員工資漲六成系誤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還稱,“不能以網上傳的文件為准”。不過,胡曉義也明確表示,公務員工資調整方案已經出台。

  “公務員憑什麼加工資?”新一輪消息,又引起一部分輿論的反彈。網民“lyno111l”就認為,公務員有高溫費和崗位津貼,工作環境有空調,不應再漲。此外,2014年1月,本報中青輿情監測室的調查結果也顯示,67% 的網友不贊成公務員加薪。

  “關鍵是公務員的津貼沒有公開透明。” 武漢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和中認為,這是老百姓覺得公務員工資“有貓兒膩”的重要原因。

  李和中介紹說,津貼金額是各地各部門依據各自經濟發展水平、工作特性確定的。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的不同部門,彼此間都會有很大區別。

  “津貼沒有公開,公務員工資和明面上就有差距。實際上,有些發達城市,生活成本也高,一個月多給公務員一些津貼,公開出來,我想老百姓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李和中補充到。

  胡穎廉還提出,應當對公務員津貼進行規范,解決地區差別不合理的問題。

  胡穎廉曾做過調查,現實中,省與省之間最高和最低的津補貼,相差可達3∼4倍。而同一省內的不同地區,也存在很大差距。

  “這不僅挫傷了積極性,也直接影響行政效率。” 因此,胡穎廉認為,有必要根據各地區、各部門資源、財政狀況的不同,統一津貼、補貼的發放標准。

  “公務員制度改革不能僅僅局限在職級與職務相分離,應該和其他改革聯系到一起,比如工資改革、績效考核等,”胡穎廉說,“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需要全面改革。”

  李和中也提出,可以嘗試給個別工作特別繁重的公務員崗位提高薪資,並納入正常工資體系。“有些基層一線、剛入職的公務員工作繁重、工作壓力極大,薪資可以適當向這類公務員傾斜。”

  李和中還建議,可以嘗試擴大縣以下公務員的級別提升幅度。“比如,正科級的級別數可以達到原本匹配正處級的級別數。這樣,基層公務員的晉升空間能更大。”

  “中國幾千年來的‘官本位’思想,使公務員往往以自己能否升上更大的官職作為價值取向,扭曲了公務員作為公權力行使者的職業特征。”李和中說,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就意味著公務員即使得不到職務上的提升,也能通過職級的晉升提高自己的待遇,從而拓寬公務員的激勵機制。

  盡管試點中出現了一些爭議,但胡穎廉認為,不能因此否定改革本身。

  “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調整,一定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一定有利有弊,這個是必然的。”他甚至認為,現行的改革,還可以再大膽些。

  不過,這項改革依舊讓劉霞感到很開心。“終於不用跟同事奔著同一個領導職務去了!”這讓劉霞鬆了口氣,以后,即使職務上沒有上升,職級上還是可以有變化。“某種意義上,也是有另外的奔頭了吧!”劉霞說。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公務員皆是化名)

    (記者 李林 張鵬 實習生 楊夢晨)

(責編:林露、熊旭)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