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薌劇走入校園 學生精心填詞祝賀百年校慶 余丹 攝
中新網漳州12月30日電 (余丹)29日晚,福建漳州一中112周年校慶晚會上,高三化學老師許美羨的薌劇表演《漳州一中響當當》獲得了全場師生們熱情的掌聲,這也是漳州薌劇首次創新融入現代語言而進行改編,展示了薌劇獨特的魅力。
薌劇又名歌仔戲,是福建省五大劇種之一,迄今約有百余年歷史,其表演藝術最大特色在於唱腔與音樂優美而多變,傳統戲曲的戲碼、角色、服裝、道具及舞台陳設等在歌仔戲中都有很好的體現。
為了校慶,沒有音樂、舞蹈功底的許美羨老師自告奮勇向福建歌仔戲(漳州薌劇)代表性傳承人鄭婭玲“拜師”。“薌劇《漳州一中響當當》的詞是由學生自己創作的,后期經由我們幾位專業人士來修改和配樂而最終成型。”鄭婭玲告訴中新網記者,學生們自己填詞,更能感受傳統薌劇的魅力,而漳州薌劇能夠結合現代元素推成出新,也証明了這個年輕劇種強大的生命力。
在傳承薌劇的道路上,鄭婭玲和漳州薌劇團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和其他傳統文化一樣,薌劇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傳承危機。
“現在我們團也有很多年輕的薌劇演員,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都存在浮躁心理,真正能把薌劇學精的年輕人寥寥無幾。隨著年齡增長,我也漸漸退居幕后,給年輕人更廣闊的平台。”鄭婭玲說。
為了傳承並發揚薌劇,推動閩南傳統戲曲文化進入校園,27日晚,鄭婭玲在閩南師范大學與藝術學院師生共話歌仔戲表演,這也是薌劇首次進入高校開展講座。
鄭婭玲用極其專業且動聽的唱腔,從歌仔戲的發展歷史、演奏樂器、唱腔分析、身段表演等幾個方面,向在場師生形象地介紹了歌仔戲獨特的曲調曲牌及不同行當的表演方式。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甚至與鄭婭玲互動起來,學習了幾招經典的曲牌唱腔和身段動作。
“我沒想到學生們的反映如此熱烈,希望年輕一代能夠真正體會到薌劇的內涵和魅力。光有興趣還遠遠不夠,要有足夠大的恆心和毅力,才能將薌劇學好、學精。”已有24年薌劇舞台經驗的鄭婭玲雖然對傳承問題頗感無奈,但對未來充滿信心。
作為漳州的一張文化名片,薌劇與台灣歌仔戲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於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