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蘇安辦學的國際機遇與環境
在江蘇教育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合作交流如火如荼的進程中,走出國門的蘇安辦學是江蘇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江蘇省率先踐行“引進來,走出去”的改革開放國策,與眾多世界先進發達國家展開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各種形式、規模、層次的合作交流項目,特別是江蘇省與加拿大安大略省所建立的長期穩定友好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關系,為江蘇教育國際化的路徑探新創設了良好的國際機遇與環境。
江蘇省是中國沿海重點開放省份之一,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工業產值連續多年位居中國第一,全省科技發達,高等院校數量和受教育人數在全國均列全國第一位。與此相應的是,安大略省也是加拿大最富有、最重要的工業省,其政治、經濟、商貿和文化教育都很發達,堪稱加拿大第一大省。兩省在很多方面優勢互補,合作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1985年是中國江蘇省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彼此都值得紀念的年份。經過雙方高層的多次深入互訪,1985年11月21日,江蘇省省長顧秀蓮與安大略省省長大衛•彼得森在加拿大多倫多簽訂了兩省之間的商業、文化、教育及科學技術協議,確定建立姐妹友好省份關系,在經貿、科技、教育、衛生、農業等方面,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 。1987年1月,雙方又共同投資在中國江蘇省創立了中國江蘇-加拿大安大略科學技術中心 (現稱江蘇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在促進兩省商業、文化、教育及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2004年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應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長麥堅迪(Dalton McGuinty)的邀請,率江蘇省代表團訪問安大略省。訪問期間,代表團在多倫多舉行了“江蘇省經貿科技交流和人才招聘會”,這是江蘇省和安大略省結為友好省份以來舉辦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活動,也是近幾年中國在安省舉辦的最大的盛會,來自加拿大工商界和教育界約800余人參加了此次盛會。在會上,李書記高度評價了中加兩國尤其是江蘇省和安大略省在各方面合作取得的成就,他認為兩省經濟具有很強互補性,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兩省可在交通、通訊、金融、法律、教育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交流和合作。他相信代表團此訪將為江蘇省與安省友好合作關系的繼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5年兩省共同舉辦多項大型活動,慶祝兩省建立姊妹友好省份20周年, 其中包括經濟貿易洽談,江蘇-安大略教育合作論壇等 。
2007年8月李源潮書記在與全省領導干部國際服務外包研討班學員座談時指出:“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是江蘇科學發展的需要,和諧發展的需要,率先發展的需要。江蘇不僅要建設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還要建設國際服務外包基地﹔不僅要成為‘世界工廠’,還要爭取成為‘世界辦公室’” 。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由“世界工廠”變成“世界辦公室”,對具有國際視野、國際經驗的國際型人才要求日益迫切,對江蘇教育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合作交流提出更高要求。為了進一步推動江蘇省社會經濟國際化發展、進一步促進江蘇-安大略兩省在教育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安大略省政府的鼎力協助下,2007年江蘇省教育廳在加拿大多倫多建立了第一個江蘇省獨資擁有的海外教育交流與培訓基地—蘇安中心,來進一步拓展和加速江蘇省教育國際化進程。“蘇”(Su) 是江蘇省的簡稱,“安”是安大略省的英文縮寫“On”的中文諧音,“蘇安” (SuOn)這個名字就見証了江蘇省與安大略省長期以來精心培育的姐妹情誼。
2010年11月,恰逢中加建交40周年,也是江蘇省與安大略省結好25周年,安大略省省長麥堅迪(Dalton McGuinty)率政府與企業家代表團45人來寧訪問,雙方共同簽署了《中國江蘇省與加拿大安大略省進一步加強友好交流與合作備忘錄》 ,進一步明確了江蘇省與安大略省各有優勢,經濟互補性強,雙方應在原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在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環保、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兩省友好交流與合作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不斷向前發展。
正是江蘇-安大略(Su-On)兩省的這種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為蘇安辦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國際機遇和良好環境。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蘇安與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高教部、大中小學校及各種機構組織多方合作,為江蘇省的教師、管理者提供了近3000人次、多達20余種的海外培訓項目,獲得了省內學校、教師的一致好評,並得到了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安大略教育部和當地媒體的充分肯定。2008年8月蘇安獲得加拿大安省教育部批准的私立高中辦學資質后成立蘇安國際學校,2009年6月蘇安又獲安大略省高教部正式批准了蘇安商業管理與技術學院,邁出了開展境外合作辦學、與國際教育接軌的關鍵一步 。因此,走出國門的蘇安辦學,是江蘇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更是江蘇省教育國際化路徑的一種新嘗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