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科技強國路上的青年力量(科技視點)
為高校畢業生跨地區求職提供住宿優惠及便利服務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學何為(新語)
呼和浩特:學習航天知識 點燃航天夢想
勇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教育名家筆談)
劉逸博:把科學的“種子”種進孩子心裡
全國師范院校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協作體成立
科學家破解豌豆七大性狀基因之謎
多舉措護航兒童健康成長
國內深地能源領域首部學術期刊創刊發布
人民網
>>
教育
>>
教育部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上線 教育部:服務“雙減”效果明顯
2022-03-29
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啟動 新增3所試點高校
2022-03-24
成都大運會將於6月26日至7月7日舉行 實施嚴格閉環管理
2022-03-18
2022年上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報名工作啟動
2022-03-15
四部門:從嚴控制、嚴格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
2022-03-15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部重點教材今年發布首批目錄
2022-03-14
如何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教育部詳解
2022-03-14
教育部:毫不放鬆、慎終如始做好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
2022-03-11
教育部: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2.93萬所 在校生2.91億人
2022-03-01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成績3月1日可查
2022-03-01
教育部:堅決查處非學科類培訓惡意漲價行為 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
2022-02-25
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高校新增和撤銷本科專業名單 31種新專業納入目錄
2022-02-24
教育部:回應代表委員關切 重點支持縣域高中發展提升
2022-02-23
教育部:去年共辦理建議提案2506件 治理規范學科類校外培訓取得成效
2022-02-23
教育部:推動職業本科教育穩中有進 讓更多職校生接受高質量本科教育
2022-02-23
《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頒布 5月1日起實施
2022-02-17
如何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教育部詳解
2022-02-17
教育部: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任期結束綜合督導評估制度
2022-02-16
幼兒園評估嚴禁直接測查幼兒能力
2022-02-16
教育部:學校落實“雙減”將開展獨立調查
2022-02-16
如何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教育部詳解
2022-02-15
首輪16個“雙一流”學科被公開警示 明年再評價時未通過將調出
2022-02-14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如何認定?教育部:不作大進大出的調整
2022-02-14
教育部:新階段“雙一流”建設將淡化身份色彩
2022-02-14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名單發布 新增7所高校
2022-02-14
如何全面加強校外培訓行政執法工作?教育部詳解
2022-02-09
教育部: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
2022-02-08
教育部:義務教育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公民同招”
2022-02-08
2022年高考全國統考6月7日至8日舉行 教育部部署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2022-01-29
教育部:完善高職院校分類考試 積極推進“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
2022-01-29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建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
如何正確看待“大學排行榜”
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縱橫)
培護好就業市場的融融暖意(人民時評…
強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傳統文化啟智潤心
學分互認,打破高校知識的“圍牆”
高質量寒假作業這樣“煉”成
本網原創
復旦校友伉儷捐贈10億元 成立學敏高…
全國家庭親子閱讀提升項目啟動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短視頻單元主題…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北京中醫藥大學…
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能醫院
“創新創業看浙大”主題調研行走進浙大…
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師同台講述育人故事
管培俊: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 培養中…
《8-12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團體標…
畢業生找工作,住宿有優惠!兩部門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