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縮小數字鴻溝,促進教育質量提升

智慧教育,雲上服務“不打烊”

本報記者 孫亞慧
2022年04月08日08: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近日正式上線啟動,聚合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4個子平台,受到廣大師生高度關注。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建設並充分運用國家智慧教育平台,縮小數字鴻溝,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提升。

  

  智教平台支撐“停課不停學”

  進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簡稱“中小學智教平台”),在“課后服務-文化藝術”版塊中選擇與舞蹈、詩詞相關的學習內容,這是青島金門路小學六年級學生尤凌很喜歡的學習課程。在學校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暫停線下教學的日子裡,線上學習讓她不僅收獲了書本知識,也增加了藝術、體育領域的積澱。

  數據顯示,中小學智教平台自3月1日試運行以來,有效支撐了“停課不停學”。平台日均瀏覽量已達2888萬以上,最高日瀏覽量達6433萬,現有資源總量為2.8萬余條,資源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作為國家教育公共服務的綜合集成平台,中小學智教平台具有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治理、教育創新等諸多功能,也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通過提供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打造在線的網上課堂,更好地為師生服務。

  “中小學智教平台在原有專題教育和課程教學兩個資源版塊基礎上,新增了課后服務、教師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實踐經驗等4個版塊,現有資源總量已達到28052條,新增資源17300條,增加了1.6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平台還外鏈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數字科技館、國家公共文化雲、數字敦煌、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等一批重要專業網站,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這是‘雙線融合’的創新探索。”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唐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平台能夠支撐教師開展微課、翻轉課堂等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創新融合教研教學,滿足常態和疫情影響下的非常態教學需求,有利於加快變革教學組織形式、重構教育形態。“時空邊界得以打破,優質資源可以共建共享,從而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之間存在的資源不均衡問題。”

  職教數字化按下“快進鍵”

  新上線的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簡稱“職教平台”),截至目前已有教師自建課程超17.8萬門,為“大規模個性化”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了可能。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指出,新技術不斷迭代升級,對職業教育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據介紹,職教平台由“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教材資源中心”“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教師服務中心”四大版塊組成。平台分三期進行建設,其中,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已於3月28日正式上線,今年6月底將完成其他各中心的開發與上線,12月底將完成平台每一個規劃功能的開發與上線。

  記者了解到,“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主要包括專業資源庫、在線精品課、視頻公開課三部分。其中,專業資源庫模塊以專業為單位,為各類學習者和教師提供課程資源和學習包,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和編輯課程資源,形成個性化課程﹔在線精品課模塊匯集職業教育領域的優質慕課,供師生選用﹔視頻公開課模塊則以職業教育國家級獲獎項目的課程資源為基礎,為職業院校提供可選用、可觀摩的課程。

  高教平台打造“金課堂”

  唐亮指出,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的正式上線,對於匯聚優質教育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平台整合了海量的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的課程類和非課程類視頻資源。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視頻均由名校名師、學者院士參與設計錄制,內容精湛、制作精良。”唐亮說。

  事實上,在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簡稱“高教平台”),堪稱名家薈萃。首批上線的2萬門課程是從1800所高校建設的5萬門課程中精選的優質課程,覆蓋了13個學科92個專業類,其中不乏鐘南山、林毅夫、樊錦詩等院士、名家的精彩授課。

  從2013年起步以來,中國慕課在9年間發展迅速,優質教育資源得以通過網絡走向千家萬戶,助力教育公平的實現。“2013年我們隻有5門慕課,到現在慕課數量已超過5.25萬門﹔2013年我們的注冊用戶隻有上百人,現在已經擁有超過3.7億的用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指出,中國的慕課數量和學習人數均居世界第一,並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吳岩透露,“高教平台”鏈接了“愛課程”和“學堂在線”兩個在線教學國際平台,向世界提供900余門多語種課程。“我們在中國發起和成立了世界慕課和在線教育聯盟,在11個國家的13所世界著名大學實行了互認學分,開設168門融合式課程。我們要揚帆出海,為世界高等教育貢獻中國力量。”

  就業平台助力畢業生求職

  202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1076萬,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部在原有教育部新職業網和24365智慧就業平台基礎上,全新升級建成“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以下簡稱“24365就業平台”)。通過打造24小時365天“全時化、智能化”平台,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優質的“互聯網+就業”服務,促進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針對當前疫情導致畢業生外出求職不便的現實情況,在8月底之前,“24365就業平台”將舉辦約40場線上招聘會,提供500萬條以上的崗位信息。“平台還將大力推廣‘雲簽約’,實現求職簽約線上‘一站式’辦理。同時,鼓勵各地各校用好‘互聯網+就業’的新模式,為畢業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就業服務。”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說。

  目前,“24365就業平台”匯集了380余萬個崗位信息,已上線“互聯網+就業指導”直播課90余期,涵蓋就業形勢與政策、行業分析、求職技巧等內容。平台還上線了“宏志助航”系列就業指導培訓課程資源118個,提供44項職業測評、125個職業百科和578個職業案例。

  王輝透露,教育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委員會將舉辦醫療衛生、信息通信與互聯網等25場分行業的專場招聘會,預計提供崗位信息110萬條。還將會同部分地方教育部門舉辦區域性線上專場招聘會,預計提供崗位信息20萬條﹔發揮高校就業聯盟作用,舉辦全國高校共享就業聯合線上雙選會,預計提供崗位信息15萬條。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