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畢生心血傾注於動物營養學——追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子儀
春色未滿,陰雨淒淒,3月31日上午9時,張子儀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作為我國著名動物營養學家、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享年98歲的張子儀是我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的開拓者、中國飼料工業及現代養殖業的主要鋪路人,為我國飼料工業和畜牧科技發展作出了裡程碑式的貢獻。
他的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侯水生這樣回憶:“張先生對科研非常嚴謹,每一個實驗都要求反復,每一個值得思考的點、每一個特殊的數據都要追根究底。但同時他對科學的態度上又是開放而包容的。”
1952年10月,歷時一年,克服種種障礙,已取得農學學士學位、正在日本京都大學農學部研究生院攻讀反芻動物營養學的張子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彼時,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百廢待興、人才奇缺。在日本求學近11年的張子儀被聘為外國人特別研究員,他聚焦反芻動物微量元素缺乏症這一當時國際動物營養學前沿領域,學術上已嶄露頭角。
多年后,張子儀回憶,“從個人得失出發,即使繼續留在國外,不過添個‘博士’頭銜,社會地位、個人生活條件會好一點,但不可能有更大作為”。是祖國的召喚使他決定“重新設計自我,報效祖國”,“以慰或冤死敵獄或捐軀疆場的千百萬同齡人在天之靈,此乃人生無悔之起步”。
歸國后,他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畜牧系技術員。1957年8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以下簡稱“畜牧所”)成立,自此,張子儀扎根畜牧所,將畢生心血傾注於建設我國的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萬事開頭難。1958年他首創了全國統一的飼料樣品採集方案,制定了《暫行飼料分析方法》。1959年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國產飼料營養成分表》。1969年11月,張子儀隨畜牧所下放,在青海省海西州農牧局農牧工作站工作了10年。這10年,他利用各種可能的渠道關注國內外科研動態,千方百計搶救、保存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飼料營養價值評定方面的大量原始資料,並進行勘校、篩選,為我國早期飼料工業全價配合飼料的配方設計提供了急需的第一手參數。
1979年,回到北京的張子儀持續開展動物營養與飼料價值評定研究,編制了《中國飼料工業標准體系表》《飼料工業原料標准》等系列標准,出版了《中國飼料學》等專著,主持或參加完成的飼料工業標准達到當時飼料工業標准總數的一半以上,結束了我國飼料工業“無標”生產的歷史。
張子儀先后擔任了全國畜禽營養研究會(現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學會秘書長、常務副會長、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積極策劃創辦《中國動物營養學報》﹔提出了“中國飼料分類法及編碼系統”,牽頭創建中國飼料數據庫情報網中心﹔推動共建我國畜牧領域唯一的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幾乎我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的每一步發展,都留下了他的印記。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張子儀八十高齡仍率領三代科研工作者,研發了國際領先的單胃動物仿生消化系統及配套國產酶試劑盒,在國內大型農牧企業和科研單位廣泛推廣,實現了飼料養分效價評定從“傳統動物試驗”到“實驗室標准化”測定的轉變﹔95歲時,他仍策劃組織出版約1500萬字的《中國畜牧飼料史料活頁》,將畢生積累的畜牧資料數據公布於世。令他欣慰的是,中國飼料工業逐步壯大,自2011年以來,我國飼料產量已穩居世界第一。
張子儀一生十分注重知識更新,進入耄耋之年后,仍潛心鑽研,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論斷。如提出動物疫病防治要實現從“防重於治”到“防養並舉”再到“養重於防”的轉變,要打“持久戰”﹔提出從“有啥喂啥”到“種啥喂啥”再到“喂啥種啥”的循環經濟觀,是主張“糧、經、飼”三元種植業結構的最早倡導者之一。
學生回憶,他總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苦口婆心地呼吁科學研究要敢於創新﹔要苦干、實干加巧干﹔要“洋為中用不唯洋,古為今用不泥古”﹔選題要急國民經濟當務之急與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要有“你無我有,你有我優”意識等等。
如今,這些科學精神仍影響著我國一代代的動物營養學人。(記者 楊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