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發布 今秋開始執行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李依環)“完善了培養目標、優化了課程設置、細化了實施要求......”日前,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2022年版)》。今天上午召開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介紹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修訂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2021年4月至12月,國家教材委及其專家委員會審議審核通過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准。新的方案和標准將在今年秋季開始執行。
課程方案的修訂主要有哪些變化?
對於課程方案的修訂變化,田慧生表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完善了培養目標。結合義務教育性質及課程定位,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
二是優化了課程設置。整合小學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原思想品德為“道德與法治”,進行九年一體化設計﹔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落實中央要求,將勞動、信息科技及其所佔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
三是細化了實施要求。增加課程標准編制與教材編寫基本要求﹔明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職責、制度規范,以及教學改革方向和評價改革重點,對培訓、教科研提出了具體要求﹔健全實施機制,強化監測與督導要求。
課程標准的修訂主要有哪些變化?
“各課程標准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田慧生指出,在課程標准的修訂方面,首先是進一步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
具體來說,基於核心素養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技能,精選、設計課程內容,優化組織形式。涉及同一內容主題的不同學科間,根據各自的性質和育人價值,做好整體規劃與分工協調。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要求。
其次,研制了學業質量標准。依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形成學業質量標准,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同時,增強了指導性。各課程標准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此外,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基於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把握課程深度、廣度的變化,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准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