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競賽驅動”培養新工科人才
培育海測人才 深耕“藍色沃土”
新發現或能預警早產風險
特色學院:錨定應用導向 多方協同育人
仿昆虫微型機器人飛行長達15分鐘
可見光圖像下火場火線自動提取技術獲突破
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山東濟寧:特色“研學游” 開心長知識
情理並重,上好思政課
專家學者共話智能時代的教育規劃與治理
人民網
>>
教育
>>
教育銳評
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 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步伐
2023-11-30
體教融合提升學生健康保障水平
2023-11-27
中國原創童書越發重“創造”
2023-11-23
讓學生在課間“動起來”(暖聞熱評)
2023-11-23
讓優質托育服務惠及更多家庭(人民時評)
2023-11-20
因時因勢創新愛國主義教育
2023-11-20
唱響青春之歌 逐夢體育強國
2023-11-16
堅持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2023-11-15
做好農民教育培訓,助力鄉村振興
2023-11-10
把課間十分鐘還給學生須多方共同努力
2023-11-09
用鮮活表達方式引導青年
2023-11-07
完善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機制(人民時評)
2023-11-06
“實體書式生活”正在回歸
2023-11-06
用青年榜樣故事講好“大思政課”
2023-10-24
推動地方應用型高校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3-10-20
打造引才匯智“強磁場”
2023-10-19
以數字體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2023-10-18
讓教育從“有數量”到“有質量”
2023-10-10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
2023-10-09
北京中考改革,改的不僅是那一“考”
2023-10-09
堅決守好科技倫理底線
2023-10-09
激發科技創新的青春力量(教育時評)
2023-09-28
加強高水平評論人才培養
2023-09-27
項目化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023-09-25
新職業助力中國新經濟業態煥發新活力
2023-09-25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
2023-09-22
培養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人民時評)
2023-09-18
教育家精神劃定師德高標
2023-09-15
培養更多優秀的博物館講解人才(評論員觀察)
2023-09-12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家談)
2023-09-12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情理並重,上好思政課
交流互鑒,擴大國際影響力(大家談·…
古戲台擁抱年輕人(快評)
讓尊師惠師蔚然成風
高校專業調整忌“新瓶裝舊酒”
農業教育要向“新”而行(人民時評)
“夜校熱”折射終身學習熱潮
多措並舉助推新職業健康發展
讓更多青少年愛上冰雪運動(人民時評…
本網原創
專家學者共話智能時代的教育規劃與治理
AI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北師大“AI…
國際教育創新趨勢研討會在京舉辦
中國教科院發布《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
職業教育國際創新趨勢研討會將在北京舉辦
2025全國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南北…
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
2025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分數線公布
北京發布5條中軸線游學主題線路
北京聯合大學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