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现“启和之行”的育人文化
学校通过育人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养成“好学 、善思、 博采 、求真”的学风,使"和则日新"办学理念得以深化 。
(一)创新组织机构
学校建立了“紫禁杯班主任工作室”和“家长教师协会”。工作室编写了《大峪一小学生养成教育指导手册》和《大峪一小新生入学手册》。学校建立班、校两极家长教师协会,根据学生需求和家长特长建立不同的职能部室,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家长志愿者工作室、和之家讲堂。开展自护知识讲座、分享教育子女经验、师生走进军营和敬老院、家校共庆传统节日。学校各项活动家长出谋划策参与管理,家长教师协会新型育人模式的建立,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立体教育网络。实现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
(二)强化养成教育
在小学阶段,“文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校的养成教育体现在细节化、课题化、衔接化。
细节化:新校园启用后,为了让学生熟悉新校园,学校开展了“共建美丽新一小 争做最美一小人”活动。通过我画我家、我讲我家、我赞我家等环节,让学生熟悉校园,喜爱校园,从而用自己美的行为,为校园增光添彩。
课题化:充分发挥“紫禁杯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开展德育小课题的研究。小课题研究设计学生听讲、书写等四个方面,不仅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而且把教师引导到对管理方法的研究中来。
衔接化:低中高年级养成教育内容衔接,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采取手对手的接送的制度,使管理的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
养成教育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三)课外活动养兴趣
学校没有学业成绩不能生存,光有成绩学校也走不远。为此,学校积极普及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健全的人格。
学校课外活动。采取普惠与培养特长相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授课相结合。 现在全校课外活动的课程共计52门。
普及课程全参与。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田径、京剧、围棋、篮球、话剧等课程,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使学校找到了培养学生兴趣途径。
社团活动双向选。周五学校安排的是社团活动,采取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考察的办法确定上课的人选,这些课程因很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孩子们更是喜欢。
精品课程重选拔。学校积极与体育局,少年宫洽谈,聘请专业技能过硬的师资,成立精品社团。现在学校舞蹈、合唱、太平鼓 、乒乓球、篮球、足球、京剧、柔道等社团学生参与热情极高,为学生的全面特色发展提供了平台。
(四)主题活动重实践
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工作、民族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外教育相结合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开展了多彩活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开展“争做最美一小人”评选活动,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各班申报发现美,事迹宣讲弘扬美,表彰大会歌颂美,走进福利院践行美。活动中四1中队的付宛千同学特别奖称号,她四岁开始到去福利院当志愿者,如今已经坚持了五年,是那里年龄最小、持续时间最长的志愿者。她的事迹感动并感染着身边的同学。他们班同学纷纷表示,也要当志愿者。于是学校授予她们中队“志愿服务中队”称号,并把区福利院作为我校的校级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认为,这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体现。
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和谐统一。我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打造环境文化、团队文化、课程文化、育人文化, 使教师的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提高,创新思维不断的激发,精诚团结、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成为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每个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机会,“知行合一,笃行于小”的校训内涵成为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学校把求真务实、和谐创新、追求卓越作为永恒的追求。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