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中小学>>北京市中小学>>新媒体进校园 探访身边的特色校——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果展>>新闻报道
人民网>>教育>>正文

北京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鼓励优质校接管薄弱校【2】

2015年04月27日09:42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7.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立德树人,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推动开展节水、节电、节粮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民族艺术进校园,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进一步支持中小学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让每名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加快推动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并适时组织开展学生联赛,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

8.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深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现课程在内容、功能、课时方面的融合互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程。以语文、英语及科学类学科为突破口,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使课程教学回归课程标准。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市、区县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部门深入中小学,指导学校课程教材改革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坚持因材施教,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群体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的育人质量。

9.完善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深化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完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社会资源支持教育的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机构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推动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建设家长学校,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合作育人。

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科学减负

10.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措施。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完善对口直升、九年一贯制等入学方式,深化学区制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计划管理,使用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科学预测入学人数,全程监控入学过程。完善学籍管理平台,规范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完善随迁子女入学资格联审机制,依法保障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11.充分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引导作用。深化中考命题改革,优化考试命题结构,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完善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全面考查学生各学科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逐步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名额分配比例,增加一般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使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就读优质高中。

12.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据课程标准教学,注重因材施教。规范学生作业和教辅材料,科学确定作业形式与内容,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区县有关单位、部门不统一推荐教辅材料。规范考试测试,减少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统一测试,不得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考试测试。规范评价评选,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减少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部门等对学校的考核评比,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健全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把减轻课业负担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项督导。

五、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均衡配置学校师资力量

13.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有效利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激励机制,采取挂职交流、定期支教、区域内流动、城乡一体化管理等方式,引导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在城乡间、校际间合理流动,并逐步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对农村学校和城区一般中小学在教师岗位设置、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立农村学校特设岗位制度,吸引优秀教师任教。探索建立优秀教师跨校兼职制度,鼓励教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14.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区管校用”改革,强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统筹管理。严把教师入口关,做好全市中小学教师资格“国标省考”改革和定期注册工作。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职称制度,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扩大小学教师参评副高级教师职称比例。改革完善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审办法,让优秀教师在普通学校留得住、有发展。

15.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建立义务教育师资缺口与师范院校招生计划联动机制,增加市属师范院校及相关学校师范生培养数量。继续实施本市公开招聘农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解决农村地区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师短缺问题。探索建立外籍教师集中引进和服务平台,规范中小学外籍教师管理。

16.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面向全体教师,完善分岗、分类、分层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体系,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师资培训。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新入职教师和非师范类院校毕业从教人员的系统培训,切实提高其专业素质。

17.不断改善教师福利待遇。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建立教师绩效工资逐步提高机制,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重点向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任务重、做出突出成绩的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依法保障城乡教师收入水平基本均等,对农村教师的工资、职称等实行倾斜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张安(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