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中小学>>北京市中小学>>新媒体进校园 探访身边的特色校——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果展
人民网>>教育>>正文

北京大兴一中:发挥名校作用 促进教育均衡【3】

2015年04月27日19:37    手机看新闻

大兴区首届戏剧节一等奖《范儿爷》剧照

四、整合资源,深度融合

学校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应该是能提供给学生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大兴一中地处郊区,较之城区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但是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社会资源、高校资源,并不断与学校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出了符合学生需求,体现学校特色的六大类三十二个系列的校本课程体系。

为了能够体现学段之间学科内部的融会贯通,体现学生个体的均衡发展,大兴一中大胆整合国家课程,组织学科教师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找出来,进行编排,加以整合。这样就避免了同样的知识重复讲解,也明确了同样的知识点在各学段的不同要求,使得同一学科的知识内部更容易建立起科学体系。同时,大兴一中也在研究跨学科的融通,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备课小组,开展集体备课。目前正在开设的校本必修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集合了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多门学科的教师。还有数学与物理教师联合开设的《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体育教师与英语教师联合开设的《网球与英语》,以及化学教师开设的《电影中的化学》、地理教师开设的《地理中的影视》等多门课程,都体现了学校和教师都在将眼光投向更长远、更科学的人的发展。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学校一方面整合各方资源,另一方面也注重各课程的“关联性”,注重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目前为止,学校共开设基础型课程、兴趣型课程、发展型课程、专长型课程近100余门。每一种课型基本上都有校外资源的参与。基础型课程中的社区服务课程,要求学生有组织的与社区建立联系,定期参与社区活动,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记录,效果有反馈。兴趣型课程中的社团活动课程,本校教师资源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大多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请能满足学生需求、在某一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人员,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发展型课程中的学科拓展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校主要采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也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使得课程能够深入有效。2014年学校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等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或者聘请专家来校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王旭晓教授为学生开设的《世界遗产中的中华文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郭威教授开设的《科学探案》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在中国戏曲学院老师指导下的排练的戏剧《范儿爷》荣获大兴区首届戏剧节一等奖第一名。(大兴一中 姜苗)

上一页
(责编:郝孟佳、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