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温泉中心小学英语组我的圣诞节活动发奖
三、建设和乐的教师团队
和谐、进取、快乐是我校构建教师团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雁群效应促进每一位教师发展。
我们通过引进“专家”作专题讲座,教师共同备课、现场做研究课、教学竞赛、集中培训、师徒互助等方式促进教师成长。先后聘请了区教研员黄毅老师、北京市特级教师陈延军和首师大初等教育学院的崔嵘老师和崔增亮老师,这些老师的讲座和指导,使老师们不断汲取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把这些所学融入到我校爱生科研课题“有效的教与学”的研究之中。
语文团队在专业能力上你追我,赶互相协作。北部新区教师培训后,徐宁和王红京两位老师主动请缨,代表学区做研究课,受到了专家的好评。2013年4月,吕媛和韩思瞳两位老师参加了海淀区第六届世纪杯,两位参赛教师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2013年10月,我们的8节语文调研课,得到了教研室老师的一致好评;2014年10月底,语文团队有6位老师报名参加学区秋实杯,其中徐宁老师的《翠鸟》、贾婷老师的《井底之蛙》、巩丽娟老师的《下雪的早晨》和王佳老师的《迟到》荣获一等奖,赵静老师《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和李琳老师的《学弈》荣获二等奖;11月4日,杨莉和张爽两位老师完成了海淀区信息中心的录课任务;12月9日,张爽、王亚卓两位老师展示了识字教学研究的成果,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英语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教学研究,她们积极参与区英语教研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提出不懂的问题,常常受到区教研员的好评。她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赛和教学展示活动,并获得好评。尹彧和武丽老师多次在学区“秋实杯”评优课中荣获一等奖;李瑞玲老师主动报名参加海淀区第七届世纪杯评优课,获得二等奖;赵静老师参加北京市培训,并主动承担教研任务,获得好评。虽然每次只是一、两位老师参加做课,但同组老师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每位老师的特长。老师们在共同磨课中收获,在赛课中成长。艺术类课程多数被冠以副科,就是这些副科却发挥着陶冶情操,为学生发展学提供多方面的滋养,一所学校强不强就是看这些副科,在艺术类课程方面,我校涌现出三名学科带头人所占教师比远远高于其他学科。
四、建设和乐的育人环境
学校在2010年征求全体学生和教师的意见,重新修订了校训:和乐自然,君子不器。师生们广泛认同,每个教室的黑板上面都挂着这八个大字, 门口的圆形屏风中,用象形的艺术篆书书写着“和乐”二字,已经深入人心。
多年来,我校形成了“绿色”办学理念,与和乐教育一脉相承,绿色成为我校环境基色。我校的校徽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学校还叫和平小学,取“和平”之意,创设了“橄榄枝环绕下的和平鸽”校徽。它凝结着老一代教育者追求,和平、和乐共同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之美,沿用它作为我校校徽,不仅是对历史继承而且更是对内涵发展。2011年我校重新谱写了校歌《枫叶红了》,与校徽一样,它传扬着我校几代人塑造卓越的精神追求,折射出我校教育理想--清新自然,和乐发展。
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已经基本实现:新建的六个专业教室已经投入使用,他们已经成为学生特色活动基地,学生特色发展的展室,学生特长发展的舞台,学校文化建设的阵地。教学楼内外整治一新,以“白、绿、蓝”为主色调,达到校园亮起来,学生活起来,读书静下来。校园雕塑,文化橱窗,休憩长廊,成长树,班级文化墙,突出“和乐自然,君子不器”育人目标主题。
五、丰富、和乐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结晶,是学校发展的高度浓缩。几年来我们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先后研发了《诵古诗浴书香》、《仰望星空》、唱歌学英语--《一路欢歌》、《我身边的种植园》校本教材,正在研发《如何保持和乐心态》、《身边的植物》、《和乐的舞姿》校本教材。形成了我校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发展。2010年我校天文小组代表海淀区参加了北京市的天文比赛,取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2011年我校被评为海淀区心理咨询特色学校。
我校先后成立了叶画、DI创新思维、跆拳道、跳绳队、曲棍球队、合唱团、舞蹈队、篆刻组、管乐团、书法等各类学生乐于参与的社团活动,来不断实践落实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有计划有组织的搭建了运动会、科技节等展示平台。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又一个展示的平台,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2013年3月初,我们组建了“绿音”管乐团,经过精心安排、刻苦训练,2013年10月乐团就代表学校参与了海淀区少工委举办的第七届鼓号队风采大赛,并荣获金奖。2014年初,在温泉学区的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汇演中,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鼓励!4月不负众望取得了北京市第十七届行进管乐比赛三等奖。2014届小升初,我们乐团的黑管声部三名六年级的同学分别被十九中,北师大三附中以特长生录取。
建立学校和乐的制度文化,形成和乐的学校文化。让每个教师都心怀教育理想,充满激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成长,是我们永恒努力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人们保持和谐的心态,国家民族要振兴,呼唤创新型人才。基础教育要肩负起这样的责任,创设和乐的育人文化,让孩子保持愉悦的状态,有个性发展。“孔子曰:君子不器。”我们要摒弃其中消极的因素,发掘其中进步的思想,那就是对创新的渴望,因为创新才是进步的源泉!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