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学生的“爱情小插曲”
一年级小男生“索吻”同桌小女生
7岁的萌萌(化名)在南京鼓楼区一所小学读一年级。同桌的小男生阿力(化名)对她也十分照顾。两个人下课就一起看书、画画,相处非常好。有一天,萌萌回家告诉妈妈:“阿力说要和我结婚。”当时萌萌妈觉得有些好笑,问萌萌怎么回答。萌萌说:“这怎么可能呢?结婚是大人才能做的事情。”萌萌的回答让妈妈很放心。
但是第二天,萌萌的话让妈妈大吃一惊:她今天和阿力“亲亲”了!萌萌妈意识到两个孩子相处得过于亲密了,于是很严肃地跟萌萌说:“你是女生,是不可以和小男生亲亲的。”萌萌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两个小学好友要办“婚礼”,还请吃喜糖
最近,南京仙林一所小学的李老师遇到一件哭笑不得的事:原来,班上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要“结婚”了,还要请吃喜糖。
李老师追问后得知,原来这两个同学是要做好朋友,所以要办婚礼。“我觉得不能一味回避,就在班上跟同学们说,喜欢同学是因为他(她)优秀,这种欣赏性的喜欢,老师也支持。不过结婚这个词并不适合。”
孩子为何越来越会“谈情说爱”?
家长层面:
70后、80后家长更开放和宽容
“我家儿子说喜欢班上一个小女生,她长得漂亮,成绩优秀。我就跟儿子说,你要向她学习,不然人家不愿意跟你做朋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城市里的小学生家长大多是70后、80后,文化素养也比较高,相对开放、宽容。不少人认为对孩子交往“引导”为上。
专家观点:
孩子发育提前,接触成人世界也较多
孩子们与异性交往是正常的,可为什么会“写情书”呢?“首先,孩子们的生理发育在提前,必然带动行为上的改变。” 江苏心育名师、南京心理学会理事杨静平老师分析道,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影视、网络等很发达,成人世界里许多信息让孩子们开始模仿。
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
别乱贴标签
孩子的“喜欢”和“爱”是两码事
“不要给孩子们的喜欢乱贴标签,儿童之间的那种喜欢和爱情可不是一回事。”“陶老师热线”心理辅导老师胡文宇告诉记者,孩子进入小学,就会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表白喜欢,其实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去探索和建立不同性别的意识和角色定位。
一二年级只是交朋友
胡老师说,“进入小学以后,从男女分厕开始,性别意识就越来越清晰。但年级不同孩子对异性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处在同学友好的阶段,乐于交朋友,他们开始知道男女生不一样,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作为家长,要教给小孩正确的表达方式。告诉孩子过于亲密的亲亲、抱抱是不合适的。
五六年级要加以引导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孩子们开始有了青春期的萌动。家长更要告诉孩子在与异性相处时要如何把握分寸,如何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特别是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家长不能一味回避或者训斥。(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璟)
(来源:扬子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