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关注:高校图书馆如何“开”与“放”?

2014年12月13日14:39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关注:高校图书馆如何“开”与“放”?

图片来源:网络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1所在蓉高校,12月1日起向社会免费开放图书馆。但是,对外开放仅仅3天,四川大学图书馆便以考试期间阅览座位紧张为由暂停办理社会读者借阅证。而其他还在开放的高校表示,如果影响到学生正常学习,不排除将来也暂停办证。

  一边是学生对校外读者抢座位、争资源的投诉,一边又因对校外读者设置门槛,招来一些“诚意不足”的抱怨,承受各方压力的高校图书馆左右为难。高校图书馆该不该开放,如何开放,中国教育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高校图书馆首先应满足师生

  12月4日,四川大学图书馆门口张贴的《关于社会读者办证的临时通知》,让前来办证的成都市民李小姐吃了“闭门羹”。公告显示,图书馆阅览座位紧张,学校决定暂停办理社会读者借阅证。

  据了解,川大4个图书馆座位只有8000个,但在校学生有10万人,图书馆的接待能力有限。“临近期末,正处于学校复习考试期间,社会读者不断涌进,学生反映‘一座难求’。”川大图书馆馆长马继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图书馆首先要保证学生复习所用,无奈之下才暂停办理社会读者借阅证,“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一直对外开放”。

  四川省内其他对外开放的高校图书馆也不同程度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西南民大图书馆馆长吴建国告诉记者,校长信箱日前就接到学生投诉图书资源被占用。此外,目前老校区因座位紧张只开放借书权也遭到部分市民抱怨。吴建国介绍,对外开放以来,西南民大图书馆共办理了一百余张社会读者借阅证,其中三分之二读者为退休老人。吴建国透露,也有少数动机不纯的市民想趁机办理校园一卡通,利用校园其他资源,并非真正来看书。

  相对于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多为科研、专业类书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馆长常征说,各大高校都特别欢迎专业人士前来借阅专业书籍,而公众需要的人文社科、文学休闲类的书籍在公共图书馆相对丰富,而高校则比较缺乏。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