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关注:高校图书馆如何“开”与“放”?【2】

2014年12月13日14:39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关注:高校图书馆如何“开”与“放”?

  开放只是社会公共需求的补充

  大学图书馆开放体现了“共享”的理念,但高校资源的开放,只是社会公共需求的补充。高校图书馆开放引来市民追捧,也反映出社会公共图书馆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不能满足市民的实际阅读需要。

  西南交大图书馆馆长高凡认为,这说明社会对公共文化体系重视不够,社会公共图书资源缺乏。对政府来说,必须加大投入,扩大社会公共资源规模,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资源的供需矛盾。

  高校图书馆开放势必挤占学生的空间,同时面临安全管理等问题,如何不影响学校运行、又能满足公众需求,对外开放的高校图书馆都在想方设法制定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加强高校与公共图书馆的互动合作,成为不少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的考虑方向。

  “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相对滞后,市民中也没有形成去公共图书馆看书的氛围,如果将高校的资源与公共图书馆进行互补,既能缓解高校阅览座位的紧张,又能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人气。”常征说,社会公共需求很大,高校只能起补充作用,公共图书馆应借此充分发挥其功能。

  高校资源开放是大势所趋

  “开放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常征说,此次四川省11家高校公开向社会承诺开放,就实现了新的突破。尝试任何新鲜事物都会承担一定风险,只要是有利于社会,高校都会乐于去做,只要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就行。

  “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与办理图书借阅证是两个概念,现在高校图书馆资源有多种形式,校外人员同样可通过互联网使用我校的电子图书资源,没必要一定来图书馆借阅。”川大图书馆馆长马继刚表示,各个高校图书馆藏书资源丰富,但空间资源有限,希望社会读者尽量采取网络渠道获取。

  “不仅仅是高校图书馆,高校公共设施也应该向社会开放,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使用高校资源则有多种方式。”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表示,对于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应该给学校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让其完善管理规范,大数据时代是需要资源共享的。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提供免费教育资源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国内高校悄然兴起,高校对于课程资源拥有的理念也正在随之改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势在必行,开放高校资源已经在跌跌撞撞中向前迈出了一步。(记者 倪秀 通讯员 殷樱)

(来源:中国教育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