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名言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书籍不仅是知识的媒介,更是文化基因的承载主体。教科书作为学生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更应如此。
一本优秀的语文教科书,有着怎样的重要使命?需要传承哪些文化价值?教材的编写又该秉持什么标准?网友的不少建议富有启发,现摘编几篇,和大家分享。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者
打开语文世界的境界
语文,顾名思义,是语言的工具性与文字的人文性的统一。它要可用,字词句读,听说读写;它要可品,博古通今,香远益清。
教材的编写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面对学生这一特殊对象,要选择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的内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当然也不能一味“迁就”他们的兴趣,应给予他们必要的“文化”和“素养”,在心里播下一颗颗种子。
我们对教材有太多美好的愿望,这么多年教材也在一点点进步完善着,但依然众口难调。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教材,以严肃的态度钻研怎么用教材,才是问题的关键。教材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惟一的“权威”。它只是一个窗口,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打开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与美好境界。
(@小静豆豆)
多关注课本文化内核
现在,大家围绕语文课本的讨论,往往集中在文章的题材、作者等外在标签上,对其内在价值重视不够、挖掘不多。
古文晦涩、拗口、难懂,与现代交际应用很多沾不上边,但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能少了这些“千年佳酿”。无论体裁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关键还得看其“内核”。要兼顾基本能力提高与人文素养提升,不能因为一个方面而简单否定一篇文章或一个作家。
语文课文的选用,理应放眼学生的整个成长历程,在提高系统性、思想性上多下功夫,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选择合适的篇目。此外,也要鼓励老师、家长和专家一起开发和编写学校读本,以弥补统一课本的不足。
(@春秋闻晓)
点燃孩子大大的梦想
文字是变幻莫测的艺术,有人赏文采,有人品文意,有人观文式,各得所爱、各取所需。但对学生而言,通过语文课培养孩子对文字、文学乃至中华文化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使命。
回忆学生时代,我只能感觉“床前明月光”的朗朗上口,而不能体会那寂寞的乡愁;被“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吸引,却不能体味跳下悬崖那一刻生死抉择的雄壮……但那些美妙的课文,却像一颗种子,深深地种在了我的脑海中,让我对文字的艺术念念不忘。
如果一本小小的课本,能为他们种下一颗种子,就像歌曲《蜗牛》写的那样,“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点燃孩子们大大的梦想。我想,这就是最优秀的语文教科书。
(@石久砚)
传递时代进步的足音
语文课是一个民族教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科目之一,它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灵魂,一切需要文字、语言的地方都与语文息息相关。语文教科书中,就应该多呈现各个阶段的优秀作品。
文化之革新、精神之焕发,也得益于教科书选文的优化。它所传达的思想、精神和气节,影响深远。社会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教科书的选文应当跟上时代节拍,不断提高课文的趣味性,呈现阅读的多元化。可适当引入一些现代精品,以及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文章,甚至不妨将网络文学、新词汇等适当引入视野。
当语文教科书成为时代进步声音的传递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就能真正成为莘莘学子的好导师。
(@xzz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