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申宁 实习生郭方园)今天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做客人民网谈“依法治校”时表示,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大学的现代化。高等学校要应对现代化对高校管理的要求和挑战,亟需三大转变。
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马怀德认为,大学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偏差。传统大学的管理依赖于人的因素,是人在维持学校的运转,在保障学校的各项秩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强调的更多是法治而非人治。用制度、规则、章程来管理学校、治理学校将成为大学现代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治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马怀德表示,传统观念里,大学的治理主体是学校,学校的管理范围涵盖了学校内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而现代化的大学管理,要求更多的是发挥社会各类主体、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意味着在以后大学管理中不仅仅靠校长、老师,还是要动员起学校的学术机构和学术力量,甚至把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也囊括进来,让其参与校园的管理中。
治理方式由强制向柔性转变
马怀德认为,学生在学校内一直扮演着服从类的角色,教师则像教官一样的发号施令。而现代化的大学管理模式的治理方式则更多地倾向于柔性化的管理方法。它一改以往的强制命令,主要靠协商、靠指导、靠契约等新型方式,这将给大学校园带来更多新的生机活力。
马怀德表示,大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求内容十分丰富,而三大转变在大学现代化管理实现过程中的意义将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