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这一年,我们一起毕业(职业学校篇)

2014年07月04日15:42    来源:现代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1223班的师生剪影

编者按:6月,本是热情仲夏的开始,却充满了离别的不舍。因为,这是一个毕业季。或三年,或六年,在这相处的美好时光里,师生之间发生了哪些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呢?说出来,在这个毕业季与更多的人分享吧。本月推出特别策划“这一年,我们一起毕业”。

■人物简介

闫双丽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英语教师,曾获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海淀区职成系统优秀班主任、海淀区骨干教师、海淀区教育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海淀区优秀教师、海淀区教育系统德育标兵。毕业季,对坐在闫双丽的教室里,我们一同聊她和她的学生,聊她们在一起的学习与生活,故事娓娓道来,主人公不断变换,而故事发生的地点却一直是这“再熟悉不过的”1223班。2012年入学,顺位是23,于是有了1223班,一个普通的班级,因为盛满了闫双丽师生温情的故事而不再普通。

“好好画,老师给你开画展”

“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着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这段耐人寻味的话,闫双丽不知在心里背诵了多少遍,她用这段话鞭策自己,要做一个负责任的老师。

在闫双丽的班上,晓晓(化名)是个内向、不敢表现自己的女生,“老师,我紧张,我不敢”几乎成了她的口头禅。因为不相信自己能行,晓晓上课时也不发言,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而且,原本有抖空竹功底的她,在课外活动中也不敢展示自己。

“学习只是一个方面,不能因为成绩不行就全盘否定她。”闫双丽决定帮帮这个让人心疼的女生。“晓晓,你平时怎么抖空竹,在学校里就怎么抖呗!你看,老师也不会,你能不能教教我呀?”在晓晓的细心传授下,闫双丽很快掌握了抖空竹的技巧,这让师生二人都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有了这次愉快的经历,在一次闲聊中,闫双丽得知晓晓特别爱画画,尤其爱画《三侠五义》中的“南侠”展昭,她计上心来:“晓晓,如果暑假里你能画足够多的画,开学后在学校给你办个画展怎么样?”听说要给自己办画展,晓晓非常惊讶,甚至不敢相信。为了打消她的顾虑,闫双丽立即与现代服务系副系主任谢贵平取得联系,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大家都特别支持晓晓。

2013年9月,晓晓如约交上了她的美术作品,而闫双丽也兑现承诺,在学校教学楼举办晓晓的绘画展。正是这小小的绘画展,让晓晓找到了被重视的感觉,“成绩之外的世界在她眼里变得丰富起来。”

逐渐有了自信的晓晓让闫双丽惊喜,她继续创造机会,让晓晓在更广阔的舞台上锻炼自己。今年6月,面向海淀区的“立足本职工作,放飞职业梦想”的主题班会在闫双丽的1223班召开,晓晓扮演乘务员作列车出发前的广播得到了参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她“比较自信,有专业素养”。而这是晓晓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事。

“一起努力,向《论语》‘开战’”

作为职高学生,两年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将走上实习岗位。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和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呢?这让闫双丽颇费心思。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她无意间从网上看到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所作的《论语》300讲。“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学习《论语》不仅是励志,它和提升素养、提高人际沟通技巧有很大关系,我决定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共同领会《论语》的精华。”闫双丽说。

此时的闫双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她和学生们一样,在半个学期内背完计划的《论语》30句。可是,学生们背到七八句的时候,开始有了抱怨:“怎么还没有背完呀?”为了给学生们打气,闫双丽制定了目标胜利法和精神激励法。对于前者,她用7/30、8/30、9/30……来表示已经被攻克的“困难”;而对于后者,在规定时间内全部背完的,获得一个小笔记本的奖励,上面有校长、副校长、系主任、校区德育主任、班主任和班长的亲笔签名。闫双丽认为,这份礼物不在价格多少,而在于它使学生有荣誉感和成就感。

到6月13日,与《论语》展开的这场“斗争”,师生携手大获全胜。学号001的同学甚至还写下了这样的感想:“学习《论语》,让我知道了很多道理,学会了为人处世。”

其实,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闫双丽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学生。英语科班出身的她为了更好地完成职高的英语教学,2013年报名参加了北交大远程与教育学院轨道交通专业本科课程,因各门功课成绩优异,被学生们称为“学霸”。“我这么大岁数还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就是想告诉他们学无止境。”闫双丽欣慰地说,“我的认真和努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我在和不在,孩子们的表现一个样。”

“老师,我都不相信这是我自己”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学生就是大树上的片片绿叶,有完美的也有残缺的,教师不但要爱那些完美的,更要爱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陷的。”这个比喻,好像是为闫双丽量身定做的,因为在她班上,就有盛盛(化名)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孩子。

闫双丽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新生入学的自我介绍中,盛盛自称“我不是好人”。这个瘦小的学生让闫双丽心里有了好多问号。开学了,她发现盛盛几乎天天在课堂上睡觉,仔细询问,盛盛用拖长了的声音回答说晚上睡不着。

家访中闫双丽了解到,盛盛的父母早年离异,父亲不在家的日子,他就由奶奶照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数外就没有及格过,更要命的是,好不容易盼回来的父亲已经流露出不想再要他的念头……

盛盛的境况让闫双丽揪心,可是,没等她迈出实质性关心的第一步,师生两人就燃起了“战火”:有一天做广播操,盛盛不认真,闫双丽提醒他好好做,没想到盛盛眼神凶巴巴地盯着她说:“我做一套操都累,你还让我做两套……”见盛盛情绪波动大,闫双丽同意让他回家休息,临别时嘱咐他回家后发个短信报平安。

面对盛盛,闫双丽只能“慢慢来”,只要有时间,就和他聊上几句。一个糖果、一块点心、一句问候的话让师生关系逐渐改善。

随着联系越来越紧密,闫双丽开始给盛盛提出建议,比如要盛盛逐渐调整睡眠时间。这一次,盛盛很听话,虽然偶尔上课还睡觉,但次数已经大大减少了。

转眼就到了去车站售票厅实习的日子,学校考虑到盛盛的特殊情况,允许他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随时终止实习。大约十天左右,盛盛回到了家中。这次实习经历让他有些郁闷和迷茫,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好,但实际上没有做到,以至于在写自我评价的时候,全是一些负面信息,闫双丽找来盛盛谈心。

“在实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闫双丽问盛盛。答曰:“我知道售票的流程。”“那你体验到了什么?”“能顺利地售出一张票让我很开心。”“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有没有想办法解决?”“我老觉得自己体力不行,还需要加强锻炼。”“那你的自我评价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述?”“我试试看!”

将重新修改过的自我评价再次交到闫双丽手上的时候,盛盛说,“我特别感谢闫老师,我都不相信这是我自己!”

今年6月23日,盛盛又参加了面试,系主任告诉闫双丽盛盛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好。那一刻,闫双丽真是开心又激动,她为盛盛的进步由衷高兴。

晓晓、盛盛以及《论语》只是1223班生活的剪影,7月份,多数学生将走向实习岗位。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日子,闫双丽分担着他们的辛酸与痛苦,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快乐着他们的快乐。(记者 凌月云)

(责编:牟虹(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