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高校不能凭感觉规定男女生比例

2014年06月30日13:34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校不能凭感觉规定男女生比例

  需要认真研究一下高校试图规定男女生比例的初衷是什么,在实践中,执行这条红线也不能一刀切。

  高考录取大幕拉开之际,教育部及时划出了录取“红线”。其中针对高校的禁令多达12条,格外引人瞩目的是明确规定不得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为什么出台这样的规定?在执行中规定能否真正落在实处?这些问题有必要讨论一番。

  大学女生呈增长趋势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些高校试图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遥想当年,上世纪70年代末笔者上大学时,“56个童鞋只有6朵花”,学生男多女少,在大家眼里女生都是“珍稀动物”。如今笔者所在的学校女生人数一路攀升,早就超过了男生,已经达到了7:3。一些文科专业男生寥若晨星不说,就连那些“常出野外”的专业也是女生众多。

  据笔者所知,这在我国的大学里并非个别现象,而且这种女生越来越多的趋势还在不断加深。对于有些大学来说,对于有些专业而言,女生顶起多半边天的局面,的确给教学、实践、就业等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也是客观现实。并不排除一些大学管理者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恐怕多数人萌发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的出发点,是想适当控制一下这种趋势。对此应该有基本的分析和判断,不能凭感觉确定。在此基础上,再来探讨男女生比例该不该控制可能更贴近现实、更符合实际。

  出现大学生女多男少的局面因素很多。其一,女生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增多,特别是随着观念的更新,农村生源中女生与过去相比大为增加。分母大了,考取的女生也就随之增长;其二,在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强化,在各个领域都承担了重要角色,而男生却开始成为或已经成为弱势群体。这给女生本人以及他们的家长们增加了更多的自信;其三,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女生发育早、成熟早、懂事早,普遍学习刻苦、肯下功夫,男生或者叛逆、或者贪玩、或者害怕吃苦、或者下功夫不够;其四,各种考试体制、方式、方法,有利于女生特长的发挥和表现,男生的多种优势被淹没。

  目前各地高考生中名列前茅的女生居多,且越来越多,以致有媒体调侃该将“状元郎”改为“状元娘”。因此,科学地制订培养方案,积极地改革考核方法,兼顾男女生的成长特点,应该成为大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某些高校在过去的招生录取中,的确有规定男女生比例的现象发生。女生提档分数钱高,即便不是出于性别歧视,客观上也侵犯了女考生的权益。教育部出台政策加以制止,显然是有针对性的、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仅仅停留在划条红线上还不够。需要认真研究一下高校试图规定男女生比例的初衷是什么,有没有合理的成分,如有该采取点什么措施加以解决;在实践中,执行这条红线也不能一刀切。

  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专业设置各异,一条线虽然容易划,但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红线划出来了,怎么落到实处,也是考生、家长和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加强督查、科学监管、公开透明、严肃纪律等等,总之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铁铮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责编:牟虹(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