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下班晚,不少家长没办法在放学时间接孩子放学,校外托管机构就成了不少家长的选择,这也催生了我省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迅猛发展。可是如何选择一个放心的、质量高的校外托管机构,也成为让不少家长头疼的事情。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就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提交提案,为校外托管机构的监管建言献策。
校外托管机构 完善管理责任落实
“据调查,我省学生托管机构,多数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省政协委员张方正提交的《我省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存在安全监管空白 亟须引起高度重视》提案中,经过调查列举了不少学生托管机构存在的问题,比如场地狭窄、食品卫生和消防存在安全隐患,常规管理不到位等。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校外托管机构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因为托管机构存在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不能简单地关闭或取缔,所以必须完善管理,严加监管,责任落实。”
提案建议,我省尽快起草出台《四川省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制定出我省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设置标准和准入制度,“要明确牵头部门、审批部门、审批环节和审批程序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对学生在托管期间的登记、接送、饮食卫生、作业辅导、管理人员配备、安全保卫等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要规定托管机构必须购买相应的保险。
同时,组织开展校外托管机构专项治理,“建议由工商或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开展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专项治理,对符合审批条件的才予以审批,对暂不符合审批条件的限期整改,对完全不符合举办条件或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取缔。”
在进一步丰富托管形式上,提案建议,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尤其要支持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修建高标准的食堂和午休室,并探索校内托管服务外包模式,寻求有资质的法人实体与学校合作开办校内托管服务。此外,也可依靠社会力量办校外托管。“可依托有资质的民办学校,按照规范要求,开办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依托社区办托管也是一种方式,由街道、社区组织对学生托管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并负责招聘工作人员,如退休教师、医生、下岗人员等,在中小学附近选择合适的场所集中开办、统一管理。
民办幼儿园 政府购买服务
学前教育也是省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经过调查,委员贺勋了解到,目前我省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入公办园难”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贺勋建议,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继续增加财政投入,落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落实配套资金,逐步改善公办幼儿园办学条件。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的办学新模式。此外,尽快出台《城区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意见》,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不断增加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以满足老百姓对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贺勋还了解到,目前,我省公办幼儿园缺编情况较为严重,他建议,要根据群众对学前教育不断提升的需求,逐年增加幼教公办教师的编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使其教师人数有较大幅度增长,切实优化学前教育师资结构比例。要解决公、民办幼儿教师职称评定问题,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严格实行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保证教师队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