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第五章 高考志愿决策实务【5】

张恒亮

2013年01月18日16:19        手机看新闻

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 4个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 5个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均为该生的第一志愿。另外,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征求平行志愿:在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在“征求平行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省招办将按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

传统的顺序志愿:先看志愿,再看分数,每批次设置4个院校志愿和1个服从志愿。投档时,第一步: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按学校分类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同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浙江大学的考生排序,将所有填报浙江工业大学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从已分类的学生中从高分往低分顺序向该校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将未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没有被录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那么该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考生甚至因此落榜。

平行志愿:先看分数后看志愿。在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考生可同时选择A、B、C、D4个或A、B、C、D、E 5个学校,录取投档时,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第一步:将所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则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类推。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电脑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3个或5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对未被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再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而第三步“一轮投档”的意思是学生的档案投进他所报的某个志愿学校后,不会再向该志愿后续的学校投档。比如,投进A志愿学校后,他的档案再没有机会投进BCDE的志愿学校,因为招生部门把你的档案投进某个志愿学校后,他们对于你的投档工作已经完成,下来,招生部门就会继续投你后一名学生的档案了,而BCDE等其他学校也不会再等A志愿学校录取结束才开始接受投档,每个学校都是同时在接受投档的。这样以来,当你被A志愿学校因故退档时,BCDE学校不会再接受你的投档,这时你只有等到这一轮投档一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结束后,招生部门再来统计还有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再进行征集志愿工作,即你可以再填一次志愿。但这时的学校和专业往往就不太理想了。

现在,我们参照上表具体解析投档过程。假设共有15名考生(代号1-15)被划到第一批次,第一批次共有三所学校(X、Y、Z)参加录取,志愿表上学生只能填报此三校。并且X、Y、Z三所学校的招生计划都是3人,按调档比例算出要投入4人,那么根据平行志愿的规则,投档开始后,首先看排在第一名的1考生A志愿报的哪所学校,根据左表,1考生A志愿报的是X学校,这时,1考生的档案就被投送到X学校;然后再投第二名2考生,2考生A志愿报的是Z学校,那么2考生的档案被投到Z学校;同样再看第三名的3考生,第四名的4考生……,依此类推。但当投送到第11人时,新情况出现了,前10名考生都是投送到A志愿学校,而第十一名的11考生投档时,发现他所报的A志愿学校Z档案已经投满,这时就要看他的B志愿,他的B志愿学校为Y,这时,从表中发现Y学校尚有一个名额,于是就投送到Y学校;然后再看第十二名的12考生,他的A志愿Y学校、B志愿Z学校的档案都已经投满,这时就要看他的C志愿X学校,招办发现X学校尚有一名名额,于是,就将第十二名的12考生的档案投送到X学校。至此,第一轮投档结束。13-15号考生因为成绩低,只有等征集志愿后的第二轮投档。

各学校在获得档案后,对各考生情况全面考察,进而决定录取与否,如果有学校因为对部分学生退档而再现缺额,那么也只有等第二轮征集志愿再一次投档,第一轮投档结束后,招办将没有招满的学校与没有录取的学生都统计出来,然后向未录取的考生公布还有哪几所学校未招满员,可以补填这些学校志愿,未录取的学生就会在公布的学校中再次选择,补填志愿结束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投档。即将前面的过程再重复一遍。直止各学校完成招生计划。

(1)投档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2)投档办法: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A.B.C.D4个(本科批次)划A.B.C.D.E五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检索,首先检索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检索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4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在每批“平行志愿”录取后,对该批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又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即征求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的投档办法按“平行志愿”的操作办法进行。

对于高校来说,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后,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据模拟预测,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对考生来说,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录取体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填报中,风险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院校调档数大于其招生计划数(一般为1:1.05到1:1.1之间)。比如某校招50名学生,调档数为55名,电脑从高分到低分检索时,你是投该校的第55名学生,按调档数你会被投到该校,如果专业没填好,你就有可能被退档。退档后,你只能再填征求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平行志愿或在下一批志愿中投档。平行志愿的“平行”是针对电脑检索投档流程而言(详见5.3.2中的流程分析);对学生填报而言,切忌把“平行”理解成三个志愿都填一样高,否则一旦落入1.05~1.1范围内,有可能其他几个学校都录取不了你。因此仍要注意梯度,参考往年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进行填报。

2、也不可因为“平行”就把录取分数低的学校填在A志愿,高的填C志愿,那就无法进入更好的院校了。

我们知道,每省参加高考的学生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近百万人,这就必然会出现大量学生分数相同的情况,这时,根据平行志愿的原则,按照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投档,那么如果分数相同,该先投哪个的呢?根据以往实施平行志愿省份的经验,一般来讲,理科和文科着重点不同,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理科考生的分数排序依次根据数学、理综、语文、英语成绩,文科考生则以语文、文综、数学、英语成绩为依据。具体来讲,是指:如果是总分相同的两个理科生,先看谁的数学成绩高,数学成绩高的先投,如果数学成绩还一样,再看理综成绩,如果还一样,再看到语文成绩,依此类推。假如两个读理科的考生考分均为550分,这时,谁的数学成绩好,谁就排在前面先行投档。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那种想依据志愿技巧以低分进入好学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学生只有用分数为武器进行竞争,从以往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来看,由于高分落榜及低分高就的情况大大减少,因此,录取到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成绩范围大大缩小。从各高校反馈的信息来看,生源分布发生显著变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缩小,可能只差十多分或二三十分,一些热门专业的高分考生密集且分差甚微。南航2008年在江苏招1265人,但一分之差就有几十人或上百人,那么这些学生的成绩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其实就是该校的录取平均分。所以,平行志愿规则下,我们在定位学校时,一定要运用该校的往年的平均分差来衡量判断。再不能用最低录取分数的分差来判断。这些数据一般在各省级招办出版的公开资料中获得。四川省的数据一般在《高考指南》中发布。至于平均分差、录取分差等相关知识,可以参看本书5.2.2节。

实行平行志愿,必然会对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平行志愿让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概率大为降低,同时低分高就的概率也必然相应降低。这就使得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出现了高低分化,由于热门学校、名牌学校等考生心目中的好学校高分学生都愿意报,而低分学生进入这些学校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必然大幅度提高;而各批次中原来用以保底的学校则因为学生的弃选而导致录取线下降。其他一些中游学校则变化不大。从近年先行试点的省份来看,各学校的生源发生了的明显的变化,学生心目中的好学校,录取到很多优秀的学生,而学生不看好的学校则很难录取到优秀的学生。这一现实就在提醒我们,在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时,要深入分析该校在人们心目中的水平,如果很好,那么录取线要比原来提高,录取分差一般要达到平均分差的水平,而人们心目中的中游水平学校,其录取分变化不大,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分差。而人们心目中的保底学校,录取线一般还是处于该批次最低水平,即省批线。

平行志愿一般是指第一志愿实行四个或以上学校志愿的填报方式。它的规则是学生以它的成绩先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进行排名,如果他的排名进了学校招生计划的投档比例之内,则可以投档到此学校安排专业录取。如果成绩的排名没有达到第一个学校投档比例以内的名次,则再以相同的规则看能否向第二个学校投档,以此类推,再看后面的学校能否投档。如果被排在前面的学校录取,后面自动作废。所以,在设计志愿时,排在前面的学校一定要是学生最愿意去的学校,否则被前面高校录取,则再无进入后面高校的机会。一般来讲,同学们心目中好学校的录取分数都比较高。所以,在设计平行志愿的顺序时,一般实行按往年录取分差高低大小排名,录取分差大的排在前面,录取分差小的排在后面。这也叫平行志愿的梯度。前面的分差大一些,后面的分差小一些。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为降低考生被退档的风险,各批次院校今年几乎都宣布进档就不退档。因此,各校的投档线就是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今年各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与2007年相比都有很大幅度的上涨,是考生始料未及的。而且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完全是保护了各批次的高分考生,除非其不愿接受专业调剂,高分“落榜”的考生基本没有。这样,对于各批次的“踩线”考生来说,“踏空”的就非常多。如上海考生小魏的考分刚好“踩”在理科467分的控制线上,A志愿是上海大学,按照往年铁定能被录取,但今年落到了第二批次院校。负责招生工作的一位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平行志愿完全是“分数至上”,对考生来说,填报志愿的博弈减少了,按考分的高低来排序录取。但对各批次控制线附近的考生来说,则因为各校最低分数线的上扬,造成投档投不出去,录取几率减少。为此,对新高三生来说,如果成绩徘徊在各批次的控制线附近,就要认真并慎重填报下一批次的志愿。

平行志愿虽然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很有限,也就是学生只能选择一次到两次左右,这就像投标一样,选择后大家一次比对,如果进了所选学校及专业的招生计划排名之内,则可以被录取,如果没有,则只有等补填志愿,那时学校已经很不令人满意了。所以,这里仍然有一个一次预测分数线的问题。当然,这部分内容即多少分数可以进哪个学校,则可以参照本章二、三节的内容,不同省份的同学要参照不同省份的往年录取资料。

综上所述,平行志愿规则下的决策策略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定位准确

相比于顺序志愿,平行志愿的一大特征表现为各学校录取学生高考成绩的扁平化,即什么分上什么学校,那么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都集中在什么地方呢?都集中在学校的平均分附近,高分的学生会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校,低分的学生也因为平行志愿再很少有机会进入到理想学校中,所以更多的学生其成绩就在平均分附近,如此以来,大家都愿意去的学校的录取分自然会提高,达到或接近平均分的水平,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学校录取分数就会下降;另外,由于我们强调在志愿决策中首先考虑专业的选择,并且定位学校时一般都要求在所定专业上有就业竞争优势,一般说来,学校中有就业竞争优势的专业其录取分数都会高于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也就要求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都要达到平均分后才有相应的专业选择优势。综合以上两点原因,我们认为,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平均分差的运用,即上面提到的第三种定位方法。一定要做到定位准确,争取A志愿就可以进入到合适的学校、合适的专业。

对于有观点认为,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当实行“冲一冲”的策略,我们以为,这有可能导致另一种困境。因为平行志愿模式下实行的是一轮投档,又加上各学校在投档时都有一定的投档比例,比如1:1.05或者1:1.1等,这意思就是说,如果学校招收100个学生,但投档进去的学生是105或110个学生,如此必然有5或者10个学生被淘汰。这时,如果采用“冲一冲”的策略,勉强被投进一所学生很想去的学校,但由于分数没有竞争优势或者不服从专业调配等原因,学生的档案很有可能被淘汰出来,这时后面的B、C、D、E也已经投档结束,学生也只有掉到征集志愿去了。于是,为了避免学生投档后被淘汰出局的现象,我们还是主张准确定位,而不宜实行冲一冲的策略。

 

2、注意顺序

我省的平行志愿可以填报5个学校,为了确保录取,我们不仅要在A志愿上定位准确,同时对BCDE志愿的平均分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A志愿的平均分差最接近学生的分差,然后B志愿比A志愿略低,C志愿又被D志愿略低,以此类推。其分差之间最好相差5-10分之间,这样,就能确保当A志愿投不进时,B志愿可以投进,B志愿投不进时,可以投进C志愿,……等等,一共会有五个机会来选择学校。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分差排序只能按照从大到小来排列,不能从小到大排列,因为如果按分差从小到大进行排列,要么A志愿投不进去,后面的BCDE也都投不进去;要么A志愿投进后直接录取,而后面本来还可以进更好的学校,结果因为将分差小的A志愿学校放在第一个,后面的BCDE学校也就没有机会录取了。

3、适当服从调配

服从专业调配这个建议实际上是个无奈的选择,在理想状态下,我们都主张选择合适的专业,专业确定后不能服从调配,但当你根据专业及分数定位好了学校,为了进入某个目标学校而不被淘汰出局,一般都建议大家填上服从调配,但请注意,我们选择该校专业时一定要有定向,即自己的专业倾向,比如确定了财经类,那么我就会选择会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老师如果给你调配专业,一般也不会离你的专业太远。但如果你专业没有定向,没有表现出倾向性,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乱选一气,招生老师也不知道你到底喜欢什么专业,于是也就给你随便调配了。

在平行志愿情况下,顺序志愿中的低分博取好学校的一些策略在这里依然可以使用。包括了因观念的落伍而出现的投机可能性,信息不充分时情况,突发事件的影响,试题难度极端现象,分校现象等情况下的一些策略都可以采用。只是在信息不充分这种情形下,名牌高校、重点大学所出现的大小年现象已不明显。那种想博大小年以进入名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具体可参见5.2.3节)

前面在顺序志愿及平行志愿时,我们都有一个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的问题,要考虑自己的分数超过学校今年录取线后才有把握被录取。这就是以往志愿咨询专家所做的主要工作,判定某一分数今年能否被某所学校录取。现在,实行实时动态填志愿后,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的问题已经解决。再不需要通过专家来预测分数线了。也就是说,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通过学生实时填报志愿已经可以完全披露出来,你能否被填报的学校录取,通过实时的填报学生的分数、排名及招生计划就可以断定。学生在上网后,决定填报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时,他可以实时浏览现在报这所学校、这一专业有多少人,每个人从高到低的分数都是多少,此时他在这些人当中排名如何?他的排名是否在招生计划之内,如果在,那么他就可以选择此学校的此专业。否则,就放弃,寻找自己的分数排名能达到录取线排名之内的学校和专业。在选择后,学生并不是万事大吉,他还要不定时的浏览观察他在填报学校专业中的排名变化情况,如果有更高分数的学生填报了这所学校,将该生的排名挤出招生计划排名之外,这时,他又要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以确保自己的排名又在该校及专业的录取排名之内。直到网上实时动态填志愿结束时,他都要确保自己能够被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录取。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录取到既满意又可能的高校及专业中去。当然,有少数学生因为最后几分种或几秒种被其他高分考生从志愿中挤出,那么,他就可以通过第二次补填志愿的方式确保自己被录取。

所以,实时动态填志愿已经使填报志愿没有任何博弈的成分,真正保证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志愿也实现了真正的回归,使学生真正从自己的志向和愿望出发选择专业和学校,也才使科学的学业规划真正落到了实处。确保自己对未来的专业学习能够有兴趣、有潜力,毕业时学有所成,从而为其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来源:《瞄准就业填志愿》

上一页
(责编:杨玉君(实习)、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