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公务员考试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

2014省考申论文章结构一般性和特殊性探究

2014年03月04日13:24        手机看新闻

“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天下,得文章者得申论”,文章对于申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专家在同考生接触中发现,考生在整个文章的谋篇布局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不完整,二是结构混乱,三是千篇一律。主要是由于大多数考生对于申论文章的结构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缺乏结构意识。“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结构是考生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要予以重视。

一、议论文结构综述

议论文,即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申论文章,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二、常规性结构——五段三分式、正反对比式、起承转合式

1.五段三分式

a.本论并列式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例如:

b.本论递进式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例如:

2.正反对比式

所谓正反对比式,就是从总论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正反对比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例如:

3.起承转合式

起,就是引用材料,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承,是针对前面提出的观点,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使观点确立起来。

转,是文章的关键,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合,收尾,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或拓展,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练有力,反对尾大不掉。

三、特殊性结构——思辨型、驳论型

1.思辨型

哲理思辨是从对立面中认识它们的统一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思辨型文章就是指在立意、构思等方面融注了辩证思维因素的作文。常见的有论争型、质疑型、辩证思考型三类。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主要以辩证思考型为主。例如:

其行文思路如下:

2.驳论型

驳论型和立论型都是议论文中常用的类型,很多考生可能对分析型和对策型的写作更为熟悉,忽略了对驳论型文章的练习。其实,对材料中反映的社会不合理现象以及观点进行驳斥,一样可以把文章写得很出彩、不落窠臼。驳论型结构文章重在“论”,对于材料中的错误观点,自己要有正确而独到的认识,并能结合给定资料、尤其是运用自身理论知识“拨错反正”,因此,驳论型结构是一种理论性较强、对考生理论素养要求较高的文章结构。例如:

其行文思路如下: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文章论述题占到了40%—50%的分数,可谓是半壁江山,考生不能不对其予以相当的重视。要写好申论文章,首先必须把握好文章论证的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只有结构恰当、思路出彩,文章才能有序、完整,论证才能丰满、言之有物。

来源:中公教育 荣敏

(责编:实习生 荣志卉、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