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

2014年浙江公務員面試技巧:用耳熟能詳的例子講出新東西

2014年04月17日15:16        手機看新聞

在以哲理故事為載體、考查綜合分析能力的題目中,往往涉及對哲理故事的理解,為了佐証自己的理解,中公教育面試理論建議考生通過講道理擺事實等方法去論証。這個時候,很多考生就犯難了,舉不出例子來,思考半天也隻能拿出如愛迪生貝多芬等人物來說事。

如何讓自己講的例子有新意,避免捉襟見肘的尷尬情況,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積累新例子,比如可以好好研究感動中國人物,另一方面是把“用爛了”的例子講出新意來。

以下,以司馬遷為例,向考生展示如何用詳實的材料和精細的細節把人人都會講的例子講得獨具一格。讓考官看到,你不僅知道司馬遷,而且讀懂了司馬遷。

魯迅先生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和《史記》的故事可從以下四個剖面來解析。

司馬遷的創新:《史記》中包含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司馬遷突破了以往史書隻寫帝王將相的模式,認為小人物的故事也會影響歷史。司馬遷寫了游俠、商人、醫生等下層人物的傳記,王侯將相,布衣百姓共同組成了歷史,這是司馬遷創新的歷史觀。司馬遷直抒胸臆,不阿諛奉承,客觀面對歷史的姿態,可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司馬遷的信念:司馬遷因李陵之禍下獄,被判死刑。當時的漢朝,有兩種方式可以免死刑,一種是拿五十萬錢贖罪,另一種是接受腐刑即宮刑。司馬遷無錢贖罪,另一方面凡是有氣節的人,是寧死也不接受宮刑的,而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甘願接受酷刑。是司馬遷內心堅定的信念支持他活下去,那就是著書立說,名垂青史,而他也確實做到了。

司馬遷的敬業:作為一個史官,需要忠於歷史和職責,既要記錄社稷江山帝王英明,又要記錄歷朝歷代王侯昏庸。司馬遷一生就是忠於職守的寫照,他收集史料的方式原始而落后,從20歲開始就開始遍訪全國,收集史料,做最朴實的記錄。他走進韓信的故鄉淮陰,到處打聽韓信的故事,才有了膾炙人口的“胯下之辱”。這是一種多麼值得尊敬的實事求是精神。

司馬遷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司馬遷忠於歷史,不會因為被漢武帝實施酷刑而把漢武帝寫成惡魔,他只是非常客觀地指出了漢武帝的缺點。在描寫漢高祖劉邦的時候,也是客觀而全面地描摹,既描寫了劉邦無賴的一面,如“分我一杯羹”的故事,又描寫了劉邦慧眼識人,仁愛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司馬遷又有靈活性,一部史記,兼具歷史性和文學性,寄托了司馬遷的個人情感,比如司馬遷寫項羽,尊敬像項羽這樣的悲情英雄,也特別將項羽放入了專寫帝王的本紀。

在面試備考中,建議廣大考生能深入研究被高頻提及的例子,如貝多芬、張海迪等。當有人與你提及相同的例子時,你詳盡而精准的闡述將給對手“致命一擊”!(中公教育供稿)

(責編:邱瑞昕(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