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党网·时政
经济·科技
社会·法治
文旅·体育
健康·生活
观点
访谈
国际
军事
大湾区
台湾
视频
图片
教育
登录
注册
退出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忘记密码?
教育
首页
|
滚动
|
原创
|
思政
|
高考
|
留学
|
婴幼儿
|
中小学
|
大学
|
职业教育
|
人民日报写作课
即时新闻
让“身体倍儿棒”成为大学生标配(体坛观澜)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赛果揭晓
青岛:将AI技术应用课开在建筑工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政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浮选装备转型
新型AI芯片将大语言模型能耗减半
教育之新,存乎本心
走向世界课堂的东方讲义(新教育实验的育人之路③)
课间时分跳畲舞
这条呵护小学生的“禁令”有深意
人民网
>>
教育
>>
教育锐评
让婴幼儿产品买得更安心(来论)
2024-02-05
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人民时评)
2024-02-05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力支撑创新发展
2024-01-29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研究的开拓之作
2024-01-26
让更多冷门绝学热起来
2024-01-17
读懂夜校走红背后的文化需求(金台随笔)
2024-01-16
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01-16
国际传播,高校大有可为
2024-01-03
让科学大师剧成为“大思政课”生动教材
2023-12-21
着力打造经典传承教材
2023-12-15
学校课后服务为学生“减负” 为家长“解难”
2023-12-12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2023-12-06
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步伐
2023-11-30
体教融合提升学生健康保障水平
2023-11-27
中国原创童书越发重“创造”
2023-11-23
让学生在课间“动起来”(暖闻热评)
2023-11-23
让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家庭(人民时评)
2023-11-20
因时因势创新爱国主义教育
2023-11-20
唱响青春之歌 逐梦体育强国
2023-11-16
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2023-11-15
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2023-11-10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须多方共同努力
2023-11-09
用鲜活表达方式引导青年
2023-11-07
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人民时评)
2023-11-06
“实体书式生活”正在回归
2023-11-06
用青年榜样故事讲好“大思政课”
2023-10-24
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10-20
打造引才汇智“强磁场”
2023-10-19
以数字体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023-10-18
让教育从“有数量”到“有质量”
2023-10-10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郑水泉 刘 辉 徐 坤
黄宝印 贾德忠 洪俊杰
于成文 郭 勇 田 彦
李晓华 马建新 邢纪红
许 强 李润东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统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首都何为”这一重大时代命题。
教育锐评
这条呵护小学生的“禁令”有深意
建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
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行榜”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纵横)
培护好就业市场的融融暖意(人民时评…
强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传统文化启智润心
学分互认,打破高校知识的“围墙”
本网原创
第2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
考生为救同学缺考 山东招考院:启用副…
职教大家说丨刘艳冰:以毫米为单位精进…
职教大家说丨窦铁成:扎根一线40余年…
职教大家说丨张恒珍:40万次操作“零…
职教大家说丨邹毅:用毫厘匠心 铸中国…
专家学者共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强校之路
李玉:通过系统性机制创新 为学科交叉…
第二届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技能报国·职教有为”专题研讨会在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