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大學生實習周記  第一周:聽錄音讓我想以頭搶地

2014年09月18日10:29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在電視中看到記者從世界各地發回報道的時候,在報紙上看到行行油墨變成新聞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在想,他們是怎麼發現這些新聞的呢,他們又是如何把新聞變成清晰明了的話語呈獻給觀眾和讀者的呢?帶著這些好奇,我開始了報社的實習。

第一天剛到單位,屋子裡並不像想象中人聲鼎沸,而是連續的鍵盤敲擊聲和時不時細碎的交談。有一個人剛剛從雲南魯甸地震災區採訪歸來,同事們都拍著他的肩膀說“黑了啊”。從他的口中我聽到了一個普通記者的真實採訪經歷。

“10公裡的徒步山路,隻有一瓶水,我一會兒就喝完了。而且喝完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還有多遠,隻覺得遙遙無期。一路上隻覺得又渴又累,沒有休息,就算你暈倒了也沒有人會停下等你。”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

“真正到了災區,看到那些坐在路邊的老百姓,蓬頭垢面的盯著已是廢墟一片的家園,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那裡最缺的就是水,魯甸你能看到的水都已經不能喝了,有災民跟我說,給我點水吧,他的嘴干裂的發白,可是我也沒有水啊。 ”

這時候有同事開玩笑,你應該跟她說,你給我點水喝吧。

他沒有笑。

“這次倒的樓都是些政府和派出所的樓,學校的樓基本上沒倒。”

大家愣住了。報紙和網絡上不是曾經有報道說教學樓質量不合格坍塌,造成學生大量傷亡的消息嗎?為什麼這次是反著的?

他接著說,這個地方是靠種花椒為生的。這兩天正處在花椒的收獲季節,地震幸虧發生在下午4點鐘,有勞動能力的人都在山上採花椒呢,家裡留下的都是些實在沒法勞動的老人和孩子。但是也有人剛好就在滑坡的山上採花椒,人就沒了。

真正看到的畫面和道聽途說的不一樣,雖然這次仍是聽說。

剛開始的兩天過得百無聊賴,心中不由存疑。然而之后兩天的任務令我卻有些叫苦不迭。

師傅讓我將兩段採訪錄音轉文字,剛開始我認為轉文字不過就是中文聽力,很簡單的,然而一段70分鐘的錄音用了我半天多的時間才全部錄入到電腦裡,期間模糊不清的方言,錄音背景裡總是出現在關鍵部分的喇叭聲,重疊的人聲,一天聽下來覺得頭暈目眩,幾乎令我有以頭搶地的沖動。兩段加起來近三個小時的錄音聽完,更是幾乎培養出我聽到任何人說話都想打字錄入電腦的條件反射。

但是這段錄音轉文字的經歷卻極大地鍛煉了我的耐心,聽不清的東西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聽,放慢速度聽,心裡還要揣測聽不清的部分可能是什麼,手在動,耳在聽,腦在想。不僅如此,兩段錄音都是我所不熟悉的領域,一份是關於農村信用社,另一份是關於國家開發銀行。通過這兩段錄音我從中了解到不少相關情況和專業詞匯,可以說這兩段錄音潛移默化地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此外,這兩段錄音還涉及到十八大以來部分領域的改革問題,曾經我完全不會有興趣了解的關於改革方面的解讀,現在我也有耐心去字字琢磨了。

除了我親身經歷的之外,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同樣有所觸動。坐在身旁的一位記者被一個選題折磨得抓耳撓腮,硬是坐到想好稿子才下班。關於保險業的新國十條是在當天晚上8點發布的,而報社的同事們就是等到8點發布,在辦公室一起編寫第二天要見報的稿子,直到深夜。他們都是最最普通的新聞人,但是他們的耐心和職業素質令我欽佩。

新聞人有的不僅僅是外人看起來的光鮮,更有時間打磨的耐心和不為人知的辛苦!(虞劉洋)

相關鏈接:

大學生實習周記 第二周: 第一次電話暗訪差點落荒而逃

大學生實習周記 第三周:第一次實地採訪與保安斗智斗勇

 

(責編:董昕航(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